内容简介:
吴景超(1901—1968)是一个在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及新闻传媒等方面卓有成就且影响深远的人物。鉴于有关研究比较零散,相关研究资料多未经整理,我们编辑了这本集研究性、纪念性与资料性于一身的纪念文集。本书共分四编。第一编“研究与纪念”收录研究论文或纪念性文章21篇,部分已在他处发表者均由作者根据其研究进展进行补充和修改。第二、三、四编所录25篇,皆为1949年前或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珍贵文献,包括吴景超自述性文章、关于吴景超生平事迹的记述,以及对他文章与著作的评论等。附录列表详细展示吴景超书评书介的有关信息。
主编简介:
吕文浩,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社会学史、社会思想史等。出版有《潘光旦图传》(专著)、《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潘光旦》(专著)、《逆流而上的鱼》(编)、《都市意识与国家前途》(编)等。
严飞,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副系主任。曾求学于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研究方向为历史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文化社会学等。出版有《悬浮:异乡人的都市生存》《穿透: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学问的冒险》《城市的张望》等著作。
周忱,新民晚报社主任编辑,《新民晚报社区版》社长、主编。出版有《教育——跨世纪工程的思考》(编)、《世纪之梦》(编)、《张荫麟先生纪念文集》(编)等。
第一编 研究与纪念
003 20世纪初以来的村落调查及其学术价值——以社会学家吴景超的《皖歙岔口村风土志略》为例/王振忠
036 清末民初徽州社会的缩影————以吴景超《皖歙岔口村风土志略》为中心/邵宝振
048 从芝加哥学派出发跳望“世界社区”——重读吴景超的《唐人街——共生与同化》/王雪梅
057 如何理解吴景超提出的“同一个世界”/王君柏
062 吴景超、潘光旦关于“民族自信力”先天根据的论争/ 吕文浩
071 继承与超越——重访社会学家吴景超的汉代历史研究/ 吕文浩
094 批判与建设:陈序经与吴景超文化社会思想之比较/刘集林
111 吴景超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学研究趋向/阎书钦
129 《社会学原理》在清华:社会学教材与吴景超的讲授/严飞
141 以都市振兴乡村社会——吴景超城市社会学思想再思考/宣朝庆、陈旭华
160 为什么要重温吴景超的“两类农村”与城乡一体论/王君柏
164 吴景超:愈来愈激进的家务社会化设想/ 吕文浩
172 吴景超与费孝通的学术情谊/吕文浩
183 “乡土中国
”
的现代出路:费孝通与吴景超的分殊与汇合/王小章
203 把评论作为方法——论吴景超如何通过“都市评论”建言“都市中国”/高明勇
210 《新经济》时期吴景超的编辑思想与评论特点/周忱
225 1949年以前吴景超的经济思想及其方法论特点/钟祥财
246 经济与社会之间:吴景超学术思想的过渡性特征初探/马陵合
266 以历史主动精神探索中国致富图强的现代化之路——读吴景超的《中国经济建设之路》/王昉
278 试论1940年代后期吴景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卫春回
297 一份自我辩难的“蓝图初稿”——1948年《新路》群体的建国思考/姜涛
第二编 吴景超自述性文章选编
327 暑假期内我们对于家乡的贡献/李学博整理
337 留别赠言/葛飞坤整理
347 回忆清华的学生生活
350 吴景超留美通信/何玉整理
365 一个《周刊》编辑的回忆
371 吴景超致胡适信(1938年10月7日)
373 吴景超访美期间致胡适书信选(1943—1944)
378 我自动申请入盟
第三编 关于吴景超生平事迹的记述
383 中间派的社会学教授:吴景超
385 打破成见与运用方法/本报记者涡君笔记
388 教授印象记:吴景超
391 服务成绩调查表(吴景超)
392 胡适日记中的吴景超/吕文浩 辑
397 潘光旦日记中的吴景超/吕文浩 辑
404 欢迎吴景超先生/《清华周刊》编者
407 吴景超教授回到北平以后/域槐
412 徐铸成日记中的吴景超
413 毛泽东书信中关于吴景超的内容摘录
414 吴景超教授访问记/文汇报记者吴闻
第四编 旧文献中关于吴景超若干文章与著作的评论选编
419 读《一个内乱的分析》/邹韬奋
422 评《第四种国家的出路》/孙本文/文,李学博/整理
425 评《中国工业化的途径》/方显廷/文,李学博/整理
430 评《中国经济建设之路》/张景观
433 评《战时经济鳞爪》/建子/文,李学博/整理
440 评《劫后灾黎》/袁方
445 附录:吴景超书评书介目录/葛飞坤编
461 编后记/周忱
2019 年在上海宝山区罗店镇,策划举办了纪念费孝通的老师——潘光旦先生诞辰 120 周年座谈研讨会之后,我又萌发念头:2021 年在安徽黄山市歙县,组织举办纪念费孝通的另一位老师——吴景超先生诞辰120周年的座谈研讨会。细究起来,这未免鲁莽灭裂。不过,此想法先是得到吕文浩的积极响应,继而又获得严飞的鼎力相助,或可说是“同频共振”吧。
吴景超在歙县,远不如当地另一位历史人物陶行知来得有名。尽管如此,吴景超家乡的政府官员,也支持上述想法。2021 年 2 月 5 日,春节前夕,由朋友汪琪、宋养信引见,我到歙县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孙洁,县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吴康伟晤面。在听了我的设想后,两位表示,纪念活动很有意义,他们会跟县委主要领导汇报,促成其事。春节过后,我即收到孙部长回音:考虑到种种因素,座谈会于 3 月 5 日吴景超诞辰日之前赶不及,建议下半年举办,具体由统战部与我对接。
春去秋来,疫情不断。有时候,我都感到这个会恐怕开不成了。在此期间,我联系了民盟上海市委陆学文、王海波、戴立波诸先生,民盟黄山市委徐荣华先生,清华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中心张小军先生,以及吴景超的后人及亲属许恩浩、吴小薇、洪小虎等,他们从不同方面帮助了会议的筹备。尤其是新民晚报社的同事范洁女士,她就此次会议向黄山市委书记凌云做了报告,凌书记表示全力支持!
2021 年 10 月 9 日,吴康伟副部长专程到上海与我商讨会议方案。歙县统战部办公室江正夫、岔口镇镇长周群等乘来沪培训,也与我见面交流操作细节,县里和镇上专门派人新修了来龙山山下通往山上吴景超与其父母合墓的石板路。
2021 年 12 月 4 日,由民盟安徽省委、民盟上海市委、新民晚报社作指导,民盟黄山市委、黄山日报社、中共歙县县委统战部、民盟歙县县委、清华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中心、新民晚报社区版联合主办的“纪念吴景超先生诞辰 120 周年座谈会”,在歙县披云山庄隆重举行。歙县县委副书记、县委统战部部长刘文主持会议,歙县县委书记李忠开幕致辞,民盟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廖大伟等作为特邀嘉宾也分别致辞。吴景超孙女吴正朋、吴景超二弟吴承禧的外孙许多等代表亲属发了言。研讨座谈环节一些学者的演讲内容,收入在了本纪念文集中。最近十来年,报纸杂志上发表过不少有关吴景超的研究论文或纪念性文章,我们也从中选择了一部分较为重要的收入,并商请每位作者根据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做了程度不等的补充和修改。参加这次会议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谢泳,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曾呼吁将吴景超著作重新出版。2008 年商务印书馆出过一本《第四种国家的出路——吴景超文集》,2010年该馆又将《第四种国家的出路》纳入“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予以出版,这两本书除了整理《第四种国家的出路》原著以外,各补编了多篇反映吴景超思想面貌的代表性文章。2020 年商务印书馆又出版了由吕文浩兄编的吴景超关于都市研究的短论集《都市意识与国家前途》。这些资料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吴景超提供了不少便利,但终究还不够系统和全面。有鉴于此,本文集辑录了吴景超的部分自述文字以及相关史料,愿有更多的人对吴氏其人其作投注热情。
我们希望这本纪念文集是一本兼有研究性、纪念性和史料性,对进一步推动吴景超研究有所帮助的书。书名取“把中国问题放在心中”,是我们对吴景超一生志业的概括。在他那个时代,各大学社会科学几乎都是讲外国的理论、外国的问题,而吴景超却提倡、传播研究中国社会问题、中国经济问题的精神。正因为他强调中国的社会科学不应成为外国的附庸,所以对费孝通等那一班努力于社区研究的青年社会学者格外看重。他在评论费孝通用英文所写的《中国农民生活》一书时这样写道:中国学者应当“把各地民众的真正生活,描写出来,让大家读了,对于我们自己的国家,有更深刻、更广泛的认识”。唯如此,才谈得上中国的社会学的树立,中国的出路问题的真正解决。
本书第三、四编收录了一些记述和评论吴景超为人为学的若干篇旧文献,因年代久远,找寻著作权人着实不易,我们多方查找线索,仅找到孙本文先生、方显廷先生和袁方先生的后人授权,还有少数著作权人未能在本书出版之前找到。我们恳请有关著作权人在见到本书后直接和我们联系,我们一定及时寄赠样书。
中国历史研究院图书档案馆同意提供吴景超手迹高清图片供本书封面设计和插页之用;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理论研究所赵庆云研究员为本书题写书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中吕敏行同学为本书封面绘制吴景超头像;吴景超的孙子吴正喆先生为本书题写吴景超先生青年时期的名言;吴景超的孙女吴正朋女士为本书提供了多帧珍贵照片并一一注出人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近代史系研究生孙绪谦同学协助核红和看二校样。凡此种种,都为本书增色不少。非常感谢以上各位女士和先生的帮助。
在本文集的编辑、出版过程中,还得到浙江大学蒋介石与近现代中国研究中心陈红民先生、姜良威先生,上海图书馆祝淳翔先生,新民晚报社区版钟雪女士,学苑出版社陈佳女士的指点、协助,谨此一并致谢。
2022年10月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