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世界文学史鲜见韩国的踪影?

作为一名中文系的大三学生,记忆中无论在专业课的学习中还是课外阅读、浏览网络中,除了当代的励志书外,几乎看不到有关韩国文学史的话题,更没听过韩国的文学家…
关注者
79
被浏览
33,010

12 个回答

看了前面一些答主比较客观、专业的解答。也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如果真的要按照课程学习方式了解朝鲜半岛文学(先专业点称之为朝鲜半岛文学),其实是可以溯源到上古时期的,按照历史划分,之后也经历了三国时期文学、高丽时期文学、朝鲜王朝时期文学,朝鲜王朝时期文学又以壬辰倭乱为分界点……blabla……到了现当代文学,可能是我们现在更关注的部分。这段时期也是一定要和历史背景紧密联系起来的,尤其是朝鲜半岛的特殊性。

个人之拙见:毕竟朝鲜半岛自己文字的诞生从1443年开始,这可以看作一个分界点,也是其真正用自己文字创作文学的开端。还有一点就是,随着韩文在百姓中的普及,市民文学(这个词可能不太专业)才由此诞生(毕竟之前普通百姓是没有书写文字的,即使有口传文学大概也很难记录下来)。

然后,1910年日韩合并(这个时候人家叫“大韩帝国”),朝鲜半岛变成完全殖民地(和我们半殖民地、半封建不同),之后的时期里,就像有人提到的,朝鲜半岛诞生了一批作家诗人,但是完全殖民带来的是对语言和文学等多方面的遏制,但即使这样,现在能看到的一些作品也确实值得回味,而且会有类似当时我们鲁迅先生一样的感觉的。但这部分作品除了一些专业的人之外,了解的人很少,一方面是宣传,一方面是翻译。但不排除由于历史环境的相似性,即便翻译过来,我们仍然会觉得这些作品不如我们的可能(这里面也涉及翻译人员的素质水平等因素),顺便提一句,当时朝鲜半岛是有一大批人开始了无产阶级文学创作的,而且这部分人很多参加了1919年的“三一运动”(之后我们爆发了五四运动),有兴趣的可以去搜搜新倾向派、卡普等。

之后的事件就是朝韩分裂,这件事的影响对文学创作影响很大,直接导致朝鲜半岛文学向两个方向发展,毕竟意识形态开始不同。而后来,朝鲜方面的文学作品肯定出现与其意识形态密切相关的倾向,他们的书我也没看过多少,不太了解。韩国方面70年代就开始大力发展经济,但同时军事独裁主义的盛行也让韩国一直处于不太稳定的状态。但经济的大跨越造成的肯定是产业化的发展,这就是后来韩国网络文学等等兴起背景,而且韩国实行文化战略,这也就是现在我们能了解到的一些韩国作品。

以上只是本人想从历史背景角度谈谈韩国文学为什么没有被大家熟知的原因。这些也确实息息相关。本人非文学出身,但对文学属于崇拜、瞻仰,但不想真正入门(哈哈,感觉自己研究不太明白)。不过换到自己的领域,如果让我翻译韩国文学的作品,我其实也没有那个能力和把握去做好的。有的人说韩语词汇量匮乏,但读了一些近代作品后发现,匮乏的是我自己,尤其韩语有大量只具有细微情感差异的、描述性的词,这种词语的意境是很难一一对应地翻译出来的。在这种情况下,翻译出来也未必有人会觉得好。

总结,历史原因,宣传原因,缺少好的翻译的原因……(说得有点乱,毕竟不专业,请谅解!)


最近在读一本书,《韩国现当代文学经典解读》(金鹤哲,北京大学出版社),里面是有中文翻译和解读的,书的作者在翻译上和解读上都花了很大心思,比较适合了解韩国现当代文学。但本人水平有限,不敢随意评价,目前处于拜读阶段。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