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让我一头栽进The Strokes的音乐里!

此时此刻,让我一头栽进The Strokes的音乐里!

1998年,在美国的纽约曼哈顿,诞生了一支摇滚乐队。

20年后,即使是声名大噪的北极猴子Arctic Monkeys,也在新专辑的第一首歌《Star Treatment》里,第一句就唱到 “I just wanted to be one of The Strokes.”

The Strokes ,在纽约这个文化迸发、弄潮儿无数的地方,他们用音乐掀起了属于自己的浪潮, The Strokes是车库摇滚和后朋克复兴时期最突出的乐队之一 ,“one of The Strokes”也一度成为很多摇滚青年的梦想。

主唱 Julian Casablancas 的父亲是美国商业大亨John Casablancas,他是大名鼎鼎的模特经纪公司Elite的创始人。妈妈还是1965年丹麦小姐冠军模特Jeanette Christiansen。

8岁时,Julian的父母离异,之后母亲嫁给了画家Sam Adoquei,也正是他带着Julian接触到了音乐, 帮助Julian塑造了早期的音乐认知。

Julian和乐队的贝斯手Nikolai Fraiture最早是在中学相识,而Julian和吉他手Nick Valensi、鼓手Fabrizio Moretti曾一起参加了曼哈顿一家学校的活动,随后为了弥补空缺将贝斯手Nikolai Fraiture吸入乐队。

不久,来自洛杉矶的小Albert Hammond也加入了这支乐队,要知道,小Albert Hammond的父亲是老牌的歌手兼词曲作者Albert Hammond,还曾在1987年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的提名,真的是音乐家庭培养出的孩子。

就这样,乐队初现雏形。

1999年,乐队正式起名为“The Strokes”。

这支乐队尤其是主唱Julian Casablancas都大量吸收了很多经典音乐人的风格 ,比如Robert Pollard、Television、Iggy Pop、甲壳虫乐队的巨星John Lennon等等,都对他们产生过很大影响。虽然是美国乐队,但却带有鲜明的英伦摇滚特点。

Julian节奏密集的鼓点、自由多变的riff、具有标志性的独特唱腔 ,总让人有种微醺的感觉,也形成了Julian鲜明的个人特色,有一种令人着迷的吸引力。

乐队成立的前两年,他们经历了不太稳定的生活,虽然只在一些酒吧和俱乐部里有一些演出机会, 但慢慢地,The Strokes已在纽约小有名气。

2001年,Rough Trade唱片公司为The Strokes发行了一张EP试音唱片《The Modern Age》

虽然只有三首歌曲,却如同横空出世一般,用掩盖不住的光芒,出色地获得了很多人的关注。

但2001年带来的转折还没有结束, 同年8月,The Strokes发行了他们的首张专辑《Is This It》。

一出场,便如平地惊雷般迅速蹿红。

不怎么变换鼓点又怎样,一气呵成的旋律照样让人跟着抖腿。唱片封面上带着黑皮手套的手放在性感光滑的臀部, 鬼知道这个臀部有多么地博人眼球。

这个封面虽然极其有个性和记忆点,但在当时相对较为保守的英国引起了巨大争议,以至于之后9月发行的《Is This It》美国版直接换了封面图案。

《Is This It》封面

不过,这个小插曲丝毫没有影响《Is This It》成为神专征服大西洋的两岸,尤其是在英国,一票难求的巡演,疯狂爆满的歌迷, the Strokes用自己最强劲的摇滚势力不断冲击着乐坛。

《Is This It》很快被《滚石》评为年度第二和“100张有史以来最佳首张专辑” 第八名、被NME列为2000s十年最佳专辑第一 ,不仅获得了一大批粉丝,还赢得了圈内音乐人的如潮好评。

在The Strokes的这前三张专辑中,创作核心Julian Casablancas几乎包办了其中大多数的歌曲。

在2002年漫长的巡演历程过后,2003年The Strokes交出了他们的第二张专辑 《Room On Fire》。

这是the Strokes乐队加入RCA公司之后的第一张专辑,制作更加精良,商业上也更加成功, 发行首周就创下12万6千张的销售数量,在Billboard 200排行榜上排名第四 ,比第一张的成绩还要好。

花样多变的英国式吉他演奏、混杂的合成器、主唱越来越娴熟的技巧和风格把控,让这张专辑也延续了第一张的风格,歌曲有种朗朗上口的感觉,一不小心就魔性上头。

到了2006年,The Strokes第三张专辑 《First Impressions of Earth》 发行,前两张专辑的制作人Gordon Raphael继续与他们合作,The Strokes的音乐更加具有 “英国范儿”

The Strokes精彩的标志性Riff都更贯穿于这张专辑,实在是太爽了!

这就不得不提到我特别喜欢的、也是专辑里的打榜单曲—— 《Juicebox》 ,听的感觉身上的每一个汗毛孔都要张开, 只要音乐一起,根本来不及去思考其它事情,直接一头栽进里面!

但The Strokes没有继续闪耀下去,一歇就是5年。

2011年乐队发行第四张专辑 《Angles》 ,虽然时隔很久的复出也获得了很多的报道,但都无法挽回他们影响力和重要地位的跌落,2013年又发行了他们的第五张专辑 《COMEDOWN MACHINE》

从那以后,The Strokes按下了更长的暂停键,太多负面的东西萦绕着The Strokes。

记者Lizzy Goodman在其摇滚乐口述史著作《Meet Me In The Bathroom》中就曾提到,这支乐队带给人们的感觉是,他们已经被击溃了,因为无处不在的文化审视、以及常年流离失所的异地生活等因素而溃败。

就连Julian Casablancas自己,都无奈地说:

“2010年代,或者随他们怎么叫吧,我们可算是混完了。”

可既然有了光芒,又怎么会就此暗淡。

就在今年,2020年4月10号,the Strokes正式发布了第六张录音室专辑《The New Abnormal》

“The New Abnoraml”,这个名字就很有意思,如果说“Abnoraml”代表了曾经,那“New”就是当下全新开启的道路,不仅加入了音乐上的新细节,更是一种重新出发的态度。

Billie Eilish听完都化身迷妹激动地表示, “两天前我把整张专辑下载下来循环听,真的,信我,每天循环个18遍吧。”

这张专辑的元素、内容都更加的丰富,但不变的是, 他们依然是音乐一起就让你想跳起来的The Strokes!


说说专辑里我最喜欢的几首歌曲吧。

1.《At the Door》

《At the Door》里的The Strokes真的有一种完全不同的音乐体验,没有了一直律动的鼓点,却依旧能一直揪着你的情绪。

第一次听就觉得无比动人,它的歌词将人代入小孩子的身份去审视周围的一切,无法掩饰,所有的黑暗和丑陋都显现出来,但在这样的环境中依旧要坚持,等待着重生。

整首歌在一丝绝望的情绪中发出最追寻内心的声音,仿佛黑暗中的一抹纯净之光。


2.《Bad Decisions》

《Bad Decisions》 副歌部分采样自 Billy Idol的《Dancing With Myself》。

持续律动的鼓点,带给人积极向上的感觉,再加上主唱Julian Casablancas这么多年都没变的丧丧的慵懒嗓,超级耐听,这也是我觉得The Strokes一直如此的迷人的原因。

让我找回了听The Strokes时忍不住跟着节奏晃动的快感,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


3.《Ode to the Mets》

《Ode to the Mets》 是这张专辑的最后一首歌,Julian Casablancas展现了真假声切换和大跨度音域的唱功。

The Strokes往常给人更多的印象是颓丧,但这首歌给我的感觉是回顾曾经的怅然。 好像一个已经历经的世事的中年人,坐在小木屋里,打开陈旧的收音机,放着一首很久以前的歌曲,一边听着音乐一边讲述过去光辉历程,里面夹杂着对过去的追忆、遗憾、释然。

就如同The Strokes这些年一路走来的过程一样, 在这首歌里,我听到了无比真挚的The Strokes。一切好像变了,又好像没变。

虽然睽违七年之久仅仅有9首歌,但质量非常的高, The Strokes的复出之旅加上这张完整的新专辑,仿佛遥远的从前和现在一下子贯通,那种激动是无法言喻的。

不知道The Strokes回归之后的路会怎么走,是继续不停创作,还是又会像前两次一次一样突然消失,他们不活在过去,也不一定属于未来。

但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The Strokes的音乐一响起,栽进去就对了!



- END -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作者:陳可乐

公众号:黑胶盒子

发布于 2020-08-10 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