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6日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16周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已于2000年12月15日关闭),这一悲剧性事故至今对乌克兰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带来巨大影响和后遗症。
据乌官方统计数字,核泄漏事故发生后,乌克兰12个州5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受到污染,320万人不同程度受到超剂量放射线锶和铯的辐射,其中100万人为儿童。这些人患呼吸系统和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要比乌平均水平高出很多倍。据乌卫生部统计,仅去年一年就有3000多人患甲状腺癌(发生事故前全乌只有100多人患此病)。在受到超剂量辐射的人群中,十年来已经死亡17万多人。最初参加抢救工作的60万人中,约有20万人受到超剂量辐射,目前急需医疗救助,并且终生需要跟踪监护。
据乌方报道,16年来每年乌政府需拨出5%的国家预算用于消除核事故后果,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超过1300亿美元。最近十年来,由于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引发各种疾病致残者已达9万多人,与发生事故前相比,增长了25倍。近年来,乌为消除核事故后果影响所花费用约占乌国家预算费用的12%。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发生后,西方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多次要求乌将该电站彻底关闭,并许诺为此提供财政援助。1995年12月乌克兰与西方七国签署了渥太华谅解备忘录。确定乌克兰在2000年底前关闭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据乌专家测算,关闭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总共需花费15亿美元:改造发生事故的4号机组“石棺”,使其符合生态安全要求需7.58亿美元;安置电站工作人员(约8800人)及斯拉乌季齐市居民社会保障费用约需6.34亿美元,但到目前为止西方仅提供了约7亿美元。
由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为乌提供5%的电力,它的关闭使乌本已紧张的能源电力资源更加困难,对其经济恢复更是重大打击。在乌方的坚持下,渥太华备忘录中西方许诺在关闭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之前要对乌提供新的补偿电力资源,即对乌赫梅利斯基和拉维斯基核电站的两台新机组建设提供财政援助。该计划约需耗资14.8亿美元,但西方迟迟未付诸行动。直至去年底,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才批准将向乌提供2.15亿美元用于建设以上两个电站的2号和4号机组,但只能是在收到贷款方的书面许可后才能实施。
乌克兰抱怨西方国家对消除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果提供援助附加条件越来越多,对西方不履行其承诺的义务十分不满,库齐马总统近日“提醒”西方必须履行其关闭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所承诺的对乌援助义务,他要求欧洲社会完成自己的义务,“就像乌克兰履行自己的义务一样”;“乌克兰已经履行了自己的义务,关闭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而西方国家并未履行其在渥太华备忘录中所承担的义务”。库齐马表示,乌克兰将向在6月份举行的八国首脑会议提交建议,要求西方国家切实履行其承诺的向乌提供财政补偿以建设新的核电站机组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