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
年
11
月
29
日, 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复兴之路》展览,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昨天,展示 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宣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生动诠释了近代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寻梦、追梦、圆梦的历史旅程。习近平同志引用三句诗对这段历史进行了生动叙 说,这三句诗是()
①雄关漫道真如铁
②人间正道是沧桑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
④直挂云帆济沧海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2013
年
5
月
4
日, 习近平同志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说:“要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要倡导社会文 明新风,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诚关爱他人,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从善如登,从 恶如崩”,意思是学好难如登山,学坏则易似山崩,多用于劝人向善,将恶行扼杀在萌芽状态。以下名句,表达类似含义的有()
①闻一善言,见一善事,行之惟恐不及;闻一恶言,见一恶事,远之惟恐不速。
②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③积善如累土,纵恶似满弓。
④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35
年 来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全会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 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在我国历史上也经历了多次改革,涌现出不少的改革家,下列改革家和改革措施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
管仲——废井田,开阡陌
B.
王安石——一条鞭法
C.
张居正——青苗法
D.
雍正皇帝——摊丁入亩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决心和意志,“苍蝇”“老虎”一起打。官员腐败,往往因为他们经不住外在的诱惑,下列名言警句有助于提高抵抗外在诱惑能力的有()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③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④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2014
年
6
月
28
日,习近平同志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
60
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时说:“中国将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并引用一句古语:“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远则必忠之以言。”中华民族历来崇尚交往中要守诚信、讲忠实,下列历史故事体现这一道德品质的有()
①晋文公退避三舍
②季札挂剑
③吕不韦一字千金
④曹操割发代首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6.2014
年
7
月
9
日,习近平同志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的致辞中提到:“近
1000
年前,中国宋代文学家苏轼说过:‘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发展中美关系要顺时应势、与时俱进。”下面哪一句名言与苏轼的话意思最接近?()
A.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B.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C.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D.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7.2012
年
12
月下旬,《中央军委加强自身建设十项规定》下发全军,其中在接待工作中“不喝酒”的要求令人印象深刻,被形象地称为“禁酒令”。其实,我国自夏朝开始就已经有禁酒令,在古代典籍中也有劝诫不要饮酒的记载。以下属于古代“禁酒”原因的有()
①节约粮食以备战
②防止人们酒后聚众斗殴
③避免官员酗酒耽于享乐
④制酒管控不严导致假酒害命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③
8.2014
年
2
月,习近平同志在索契冬奥会看望中国运动员时,引述鲁迅的话:“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请问这段话出自鲁迅的哪篇文章?()
A.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B.
《习惯与改革》
C.
《最先与最后》
D.
《论雷峰塔的倒掉》
9.2014
年
7
月
7
日,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发表讲话时说:“在此民族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担负起民族救亡的历史重任,呼吁建立以国共 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抵抗日寇侵略,驱逐日寇出中国。”中国共产党最早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文件是()
A.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B.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C.
《论联合政府》
D.
《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10.2014
年
3
月
27
日,习近平同志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指出:“文明交流互鉴不应该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中国人在
2000
多年前就认识到了()的道理。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可以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空缺处所引用的名言最有可能是下面哪一句?()
A.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C.
积土为山,积水为海。
D.
和合故能谐。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作风建设,特别是下决心改变文风会风,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少说假、大、空的话,多说联系生活实际的话,多做群众需要的实事,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在我国历史上是由谁提出的?()
A.
王阳明
B.
李卓吾
C.
黄宗羲
D.
陶行知
12.
形式主义是指有些党员干部在工作或学习中,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没有做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力解决形式主义问题,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养成实事求是的习惯。“实事求是”四字最早出现在()
A.
《论语》
B.
《史记》
C.
《汉书》
D.
《后汉书》
13.
享乐主义主要是指沉溺于过一种贪图享受、满足于现状的生活。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关于抵制享乐主义的名言警句,比如()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③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④虑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4.
奢靡之风绝非小事,在古代是腐败现象得以滋长蔓延的温床,在现代则严重侵蚀党的肌体,削弱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历史上有很多古人身体力行反对浪费,倡导节约,下列哪位人物是节俭的典范?()
A.
公孙弘
B.
石崇
C.
王衍
D.
王安石
15.2014
年
6
月
9
日, 习近平同志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到:“要按照人才成长规律改进人才培养机制,‘顺木之天,以致其 性’,避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指出人才的培养要遵循人的天性,还要尊重个体的差异,要因势利导,不能急于求成。“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出自唐代柳宗元 《种树郭橐驼传》,原指顺应树木的自然生长规律,使其按照本性成长。以下典故同样表达了“顺应自然”理念的是()
A.
守株待兔
B.
祁奚举午
C.
大禹治水
D.
郑人买履
16.2014
年
7
月
4
日,习近平同志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发表题为《共创中韩合作美好未来,同襄亚洲振兴繁荣伟业》的重要演讲。谈到两国合作时,习近平同志提出“注重利更注重义”,倡导合作发展理念,并引用了三句中国古诗文名句来阐述在国际关系中要践行正确义利观。这三句古诗文是()
①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礼记》
②君子义以为质——《论语》
③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④君子必诚其意——《礼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7.2014
年
7
月
15
日,习近平同志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致开场白时引用了一句古文:“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这句话出自()
A.
庄子
B.
司马迁
C.
班固
D.
王符
18.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员干部应该身先示范,带头抵制奢侈浪费之风。下列古代故事能在勤俭方面给我们启示的有()
①郭子仪将书皮边上多余的纸裁下来再利用
②公仪休拒鱼
③苏轼每日计划开支
④季文子不许妻子穿绸缎衣服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③
19.
以民为本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民本思想,下列名言与作者对应正确的是()
A.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庄子
B.
其治人民也,期于利民而止——孔子
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D.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李世民
20.
夫妻关系是家庭中最基本的关系,夫妻和睦方能“家和万事兴”。下列成语,用来形容夫妻之间和谐关系的是()
①举案齐眉
②琴瑟和鸣
③玉友金昆
④共挽鹿车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④
21.
孝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古代有很多关于孝顺的故事,比较有名的是“二十四孝”。其中,“扇枕温衾”讲的是()的故事。
A.
黄香
B.
陆绩
C.
吴猛
D.
王祥
22.
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只有以身作则,才能更好地领导和教育别人,形成良好的示范作用,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下列语句与此句意思相近的是()
A.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C.
根深不怕风摇动,身正不怕影子斜。
D.
上不正,下参差。
23.
党员干部身居要职,具有强烈的爱国心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历史上不乏爱国忠勇之士,下列名句与作者对应正确的是()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②位卑未敢忘忧国——屈原
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④
24.
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伴随人一生的事情。党员干部加强学习,是提高为人民服务水平、密切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基础。古语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此句出自()
A.
《大学》
B.
《中庸》
C.
《论语》
D.
《荀子》
25.
谦虚谨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员干部为人处世尤当如此。下列古代故事能体现主人公谦虚品德的有()
①扁鹊婉拒“天下第一名医”的称号
②孔子鲁庙谈欹器
③范仲淹拜李泰伯为“一字师”
④鲁肃对吕蒙刮目相看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6.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我国传统道德中也认为礼是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标志。国家之间讲礼仪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人与人之间讲礼仪是为人立世的基础。中国古代有“拱手礼”,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A.
左手握拳在内,右手在外
B.
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
C.
两者均可
27.
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是一种明智的做法,敢于向他人提意见更需要有不凡的勇气。党员干部应该有向他人提意见,特别是向上级组织或官员提意见的胆识。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敢于提意见的人物,下列历史人物敢于以死进谏的是()
A.
魏徵
B.
伍子胥
C.
张昭
D.
房玄龄
28.
和谐的人际关系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传统伦理道德一直推崇“仁者爱人”,注重以“仁爱”思想处理人际关系。下列语句体现出这一思想的有()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③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④兼相爱,交相利。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9.
选拔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这就要求广大党员要努力使自己成长为德才兼备之人。下列成语,哪几个是形容德才兼备的?()
①斗重山齐
②博古通今
③方正贤良
④明扬侧陋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0.
人才蔚起,国运方兴。各级领导干部要有爱才之心、识才之眼、容才之量、用才之能。我国古代有很多慧眼识才的故事,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①萧何月下追韩信
②李世民不计前嫌任用魏徵
③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
④秦穆公羊皮换百里奚
A.
④①③②
B.
④①②③
C.
④③①②
D.
①④③②
31.
人才是治国安邦的基础。中国古代的选人用人之道,给今人许多有益的启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这句话启发我们在用人方面要坚持()
A.
德才兼备原则
B.
量才适用原则
C.
法治管理原则
D.
任人唯贤原则
32.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既要靠干部政策来引导,也要靠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来保障。下列哪些古代名言体现出古人在用人方面的智慧?()
①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②使人者,器之。
③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言废人。
④衡听,显幽,重明,退奸,进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3.
自古以来,立志就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一个人要有所成就首先必须树立远大的志向。中国古代有很多激励人们树立远大志向的名言警句,值得党员干部细细品味。下列名句,属于这一话题的一项是()
①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②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③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A.
②③④
B.
①②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34.
理想树立后,最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将其转化成现实,否则理想就会成为空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名言警句指导人们如何将理想转化成现实。这些名言警句与作者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
B.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C.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李白
D.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朱熹
35.
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诚信的典故,“一诺千金”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典故与哪位历史人物相关?()
A.
季布
B.
吕不韦
C.
赵孟
頫
D.
杨万里
36.
党员干部在帮助社会上弱势群体的时候,应当坚持助人自助的原则,使弱势群体自己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比较丰富的助人自助的思想,下列句子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B.
病人之病,忧人之忧。
C.
每有患急,先人后己。
D.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37.
从古到今,清正廉洁的官员一直受到百姓的爱戴,而贪污腐败的官员则受到百姓的讽刺。下面这些古代官员的称号属于美称的有()
①汉代杨震被称作“四知太守”
②汉代刘宠被称作“一钱太守”
③唐代严升期被称作“金牛御史”
④清代于成龙被称作“于青菜”
A.
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38.
党员干部要具有创新的精神,从而推进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与创新相关的名言诗词,例如()
A.
制天命而用之。
B.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C.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D.
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
39.
古人十分重视官员基层经历,历来有“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刺史入为三公,郎官出宰百里”“不历州县,不拟台省”等传统。以下名相,谁当过地方官?()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40.
共 产党人要具有忧患意识,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 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深刻认识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 安思危。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特质,下面有关忧患意识的警句与出处对应正确的是()
A.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左传》
B.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后汉书》
C.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孟子》
D.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41.
“事贵善始,尤当善终”。善始善终、善做善成是成就任何事业的根本要求,反之,半途而废、知难而退必将一事无成。古人曾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做人、做事、做官未尝没有善始的,却少有善终的。这句话出自()
A.
《诗经》
B.
《左传》
C.
《国语》
D.
《史记》
42.
《论语》中记载: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段话的意思是为政必须()
A.
务求全面,重视细节
B.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C.
大刀阔斧,弊绝风清
D.
图谋远大,不急立功
43.
历史上杰出的人物往往具备坚定的信念、爱国的情怀和高尚的情操,从而成为今天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下面诗句与所吟咏的杰出人物对应正确的是()
①报国何曾惜此身,中原北望自伤心。
②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③墨疏辞成雷雨势,霆惊可否裂霾天。
④清白才能持悬日,淡宁成性著宽衣。
A.
陆游
/
诸葛亮
/
海瑞
/
于成龙
B.
岳飞
/
周瑜
/
海瑞
/
于谦
C.
陆游
/
刘备
/
龚自珍
/
于谦
D.
岳飞
/
诸葛亮
/
海瑞
/
于成龙
44.
谣言的整治是社会的一个热点。作为党员干部,要带头不信谣不传谣,让谣言止于律,止于真,止于防。下面哪个成语与“谣言”无关?()
A.
流言蜚语
B.
诽谤之木
C.
三人成虎
D.
以讹传讹
45.
党 员干部首先要坚定理想和信念。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以八个古人发愤著书的典故,援古证今,表达了自己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精神。请选择正确书名 填入空缺处()盖文王拘而演《》;仲尼厄而作《》;屈原放逐,乃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 囚秦,《说难》《孤愤》;《》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A.
诗
/
离骚
/
周易
/
春秋
B.
周易
/
诗
/
离骚
/
春秋
C.
周易
/
春秋
/
离骚
/
诗
D.
春秋
/
周易
/
离骚
/
诗
46.
德行是一种凝聚人心的力量,可以形成强大的驱动力。自古以来,为政者大多看重道德的力量,讲究以德服人。我党干部崇德向善,才能让党风正、政风清、民风淳。“为政以德”的思想出自哪本典籍?()
A.
《论语》
B.
《孟子》
C.
《诗经》
D.
《尚书》
47.
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新形势下,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首先要求党员干部要关心群众疾苦。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曾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下列名言俗语与此句表达了相同理念的有()
①群众利益无小事。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③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
④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8.
党 员干部要“慎独”。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手中往往掌握一定的权力,不仅要主动接受组织、制度的监督,还要不断加强自律,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这个词最早出自哪本典籍?()
A.
《诗经》
B.
《尚书》
C.
《礼记》
D.
《易经》
49.
中华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它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来源,也是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需要培养的一种精神。“和谐”两字最早同时出现于“和合故能谐”一句,此句出自()
A.
《论语》
B.
《孟子》
C.
《荀子》
D.
《管子》
50.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党员干部都应该具有开放的意识和放眼世界的胸怀。我国历史上有很多主动走向世界、加强国际交往的事例,比如()
①丝绸之路的开辟
②玄奘印度取经
③鉴真东渡
④郑和下西洋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51.
中 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长处,并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形成自己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一大特征。我们今 天强调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不代表固步自封,而是要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身,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信念。下面哪些文化现象受到了中国 以外文化的影响?()
①春秋时期百家争鸣
②公元一世纪到九世纪佛教兴起
③明中叶到清初自然科学的发展
④鸦片战争后科技文化的飞跃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2.
王 国维先生在论述治学时提出过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 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习近平同志曾指出,领导干部读书学习也应该有这三种境界。这三种境界引用词句的作者分别是()
A.
柳永、范仲淹、辛弃疾
B.
晏殊、柳永、辛弃疾
C.
苏轼、姜夔、秦观
D.
欧阳修、柳永、黄庭坚
53.
《谏太宗十思疏》是唐初名臣魏徵的议论名篇,其中提到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以纳下等十个治国者需警醒的要点,与我党提倡的要具有忧患意识、保持艰苦奋斗作风、倾听群众意见等十分相似。这篇文章开篇提出了()的著名论断。
A.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B.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C.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D.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54.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文化轨迹,下面关于孔子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编著《论语》一书
B.
在教育方面提倡有教无类
C.
核心思想是仁政
D.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55.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强调个人品德修养,并从多方面论述了自身修养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以下哪一名句是出自《孟子》?()
A.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B.
不以物挫志。
C.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D.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56.
儒家理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这句话出自()
A.
《论语》
B.
《孟子》
C.
《大学》
D.
《中庸》
57.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文化典籍蕴含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大道理。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讲的就是这个意思。请问,“半部《论语》治天下”传说是关于谁的故事?()
A.
汉代丞相萧何
B.
唐代宰相长孙无忌
C.
北宋宰相赵普
D.
明代内阁首辅张居正
58.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由顾宪成撰写的名联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曾激励过多少爱国志士为理想而奋斗。这副对联所在地是()
A.
湖南岳麓书院
B.
江西白鹿洞书院
C.
河南嵩阳书院
D.
江苏东林书院
59.
家 有家风,校有校训,校训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的凝练表达,既沉淀着长期形成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又标注着鲜明的时代气质。我国很多大学的校训都不 同程度地汲取了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精华,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源于《周易》乾坤二卦,请问,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于哪 一部典籍?()
A.
《论语》
B.
《孟子》
C.
《大学》
D.
《中庸》
60.2012
年
2
月
20
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国—爱尔兰经贸投资论坛上发表讲话,希望企业家们“不畏浮云遮望眼”,不因一时一事的干扰因素而裹足不前,应着眼长远,拿出更多、更好适合两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不畏浮云遮望眼”是王安石登上哪座山峰后写下的诗句?()
A.
泰山
B.
九华山
C.
飞来峰
D.
五老峰
61.2014
年
7
月
16
日,习近平同志在巴西国会发表演讲时说:“
1974
年
8
月
15
日,中国和巴西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开启了两国关系发展新纪元。孔子说:‘四十而不惑。’我们高兴地看到,进入不惑之年的中巴关系更加稳固,更加成熟。”中国人对于不同的年龄有着不同的称谓,下面年龄称谓按从小到大排序应该是()
①弱冠之年
②期颐之年
③而立之年
④古稀之年
⑤耳顺之年
⑥耄耋之年
A.
①③⑤④⑥②
B.
①③⑤④②⑥
C.
③①⑤④⑥②
D.
③①⑤④②⑥
6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
明确指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与亚非诸国重要的海上贸易交通通道。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被马可
?
波罗誉为“东方第一大港”的是哪座城市?()
A.
广州
B.
泉州
C.
漳州
D.
宁波
63.2014
年
6
月,在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上,中阿双方决定把
2014
年和
2015
年定为中阿友好年。历史上通过丝绸之路,古代中国与阿拉伯的交往十分密切,并极大地促进了彼此文明的发展。古代中国对于阿拉伯的称呼是()
A.
安息
B.
贵霜
C.
大食
D.
大秦
64.2014
年
6
月
22
日,在多哈举行的第
38
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通过中国提交的“中国大运河”申遗申请,“中国大运河”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关于京杭大运河,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它北起北京,南到杭州
B.
流经河南洛阳
C.
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D.
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65.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截至
2013
年年底,我国共有
30
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被列入此项名录的有()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66.
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在《人类之天性》中引用中国古代名人的言论来论述有限的个体小我与无限的神圣大我的关系,这句名言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这句话的作者是()
A.
孔子
B.
孟子
C.
老子
D.
庄子
67.
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下列典故与庄子有关的是()
A.
风乎舞雩
B.
狐死首丘
C.
安知鱼乐
D.
紫气东来
68.
中 国省名的由来源远流长,有取省中重要城市之名的,如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有以省名蕴含深意的,如辽宁以辽河流域永久安宁得名;有以名胜为名的, 如青海以青海湖得名;有以山川之势得名的,如河南、河北以在黄河之南、之北而得名,山东、山西以在太行山之东、之西而得名。请问,宁夏以何得名?()
A.
取城市之名得名
B.
以蕴含深意得名
C.
以名胜得名
D.
以山川之势得名
69.
有人说“中文是一种文化底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今天我们所使用的很多成语或惯用语,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下列词语所对应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弄瓦之喜”指生了男孩
B.
“椿萱并茂”指夫妻和睦
C.
“桑梓之地”指故乡
D.
“七月流火”指盛夏酷热
70.
下列诗句都是描写节日的名句,按其所描写节日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②千门万户
曈曈
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③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④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A.
④②③①
B.
④②①③
C.
②④①③
D.
②④③①
71.
与港澳台地区进行公务往来时,需要将简体字转换为繁体字。下列通过电脑自动转换的繁体字正确的是()
A.
千
裏
之行
B.
影後
C.
發
生
D.
人
雲
亦
雲
72.
近些年出现的官员用错典故而引发的笑话不少,典故虽小,反映的却是领导干部的学风和文风。下列句子所用成语或典故正确的是()
A.
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而且文不加点,读起来非常吃力。
B.
有些领导干部,在会上侃侃而谈,实际工作中却述而不作,会上讲的事情不能得到落实,这种工作作风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C.
百年盛誉会否成为明日黄花?
D.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上而下、深入彻底,中央部委机关率先垂范,首当其冲。
73.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一种,是吸取了古典哲学和传统的中医理论而形成的一种内外兼练的拳术,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请问,太极拳的起源受古代哪一部著作的影响最大?()
A.
《周易》
B.
《庄子》
C.
《墨子》
D.
《孙子》
74.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一项益智类的游戏和运动。下面哪个不是围棋的别称?()
A.
手谈
B.
烂柯
C.
桔戏
D.
坐隐
75.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卫温就曾到过台湾,当时的台湾叫什么?()
A.
夷洲
B.
琉球
C.
东番
D.
台湾
76.
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以下四种名帖中,哪一种不是用行书写的?()
A.
晋王羲之《兰亭序》
B.
唐怀素《自叙帖》
C.
唐颜真卿《祭侄文稿》
D.
宋苏轼《黄州寒食帖》
77.
“中原定,天下安”。为促进中部地区(山西、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和安徽六省)经济快速发展,中共中央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战略。中部是文化资源大区,有很多历史文化名城,下列地名读音正确的是()
A.
山西洪洞(
h
ó
n
ɡ
d
ò
n
ɡ
)
B.
河南中牟(
zh
ō
n
ɡ
m
ó
u
)
C.
湖北
猇
亭(
h
ǔ
t
í
n
ɡ
)
D.
安徽歙县(
sh
è
xi
à
n
)
78.
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每一种姓氏都包含其独特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下列关于姓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复姓“司马”来源于古代的一种官职
②“那”作为姓时读作“
n
ā”
③百年老社中华书局的创办人陆费逵,姓陆名费逵
④《百家姓》一书收集的姓氏不止
100
个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79.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汉字属表意文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词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汉字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下列图片所反映的“马”字形体演变次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④①
C.
③②①④
D.
③①④②
80.
称王维为王摩诘,称柳宗元为柳河东,称张籍为张水部,称左光斗为左忠毅公,称陆游为陆放翁,分别是以什么来称呼?()
A.
号
/
籍贯
/
官职
/
谥号
/
字
B.
字
/
号
/
官职
/
籍贯
/
谥号
C.
号
/
谥号
/
字
/
籍贯
/
官职
D.
字
/
籍贯
/
官职
/
谥号
/
号
81.
我国古代文人在诗词中常运用典故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下列作品中没有使用典故的是()
A.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B.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C.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D.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82.
中国古典戏剧作品塑造了王昭君、李香君、杜丽娘和崔莺莺等经典女性形象,下列作品与上述人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西厢记》
/
《汉宫秋》
/
《桃花扇》
/
《牡丹亭》
B.
《西厢记》
/
《桃花扇》
/
《汉宫秋》
/
《牡丹亭》
C.
《汉宫秋》
/
《桃花扇》
/
《牡丹亭》
/
《西厢记》
D.
《汉宫秋》
/
《牡丹亭》
/
《桃花扇》
/
《西厢记》
83.
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广受欢迎,但有些剧情设计犯了常识性的错误。请问下列剧情设计,符合历史常识的有几个?()
①燕太子丹与荆轲分坐八仙桌两侧,谋划刺杀秦王的计划。
②孝庄太后对天发誓:“有我孝庄在,就不会让朝廷产生内乱。”
③越王勾践兵败后给吴王夫差当奴仆,整日以玉米充饥,每晚睡在柴垛上。
④西施为吴王弹奏《思乡曲》,吴王听后赞叹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A.0
个
B.1
个
C.2
个
D.3
个
84.
中国的戏曲艺术有着辉煌的成就,下列剧种与其代表作对应不正确的是()
A.
昆曲——《牡丹亭》
B.
豫剧——《天仙配》
C.
京剧——《霸王别姬》
D.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85.
“中国四大名著”即《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部古典小说的合称,它们代表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小说类作品的最高成就,至今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传统文化象征性读物。下列诗句与其相关著作连线不正确的是()
A.
是非成败转头空——《三国演义》
B.
敢笑黄巢不丈夫——《水浒传》
C.
姑妄言之姑听之——《西游记》
D.
一朝春尽红颜老——《红楼梦》
86.
《三国演义》中许多典故蕴含哲学寓意,下列选项中的典故与哲学论断对应不正确的是()
A.
诸葛亮借东风——人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
B.
望梅止渴——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C.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D.
巢毁卵破——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87.
经史子集是中国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今天,它仍是我们熟悉古籍、进而了解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由于不少古籍很难纳入中图法的分类体系,因此一般古籍图书馆(库)的庋藏和检索,仍袭用传统的四部分类法。如果我们想借阅收录了屈原作品的《楚辞》,应该在哪一类里寻找?()
88.
匾额是中国古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精品。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往往在古代的匾额中有所体现,下列匾额题字与建筑物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
A.
旁求俊
乂
——贡院
B.
万世师表——孔庙
C.
还我河山——岳飞庙
D.
明镜高悬——武侯祠
89.
毛泽东曾称赞一部书“尽抡四部精要”,并将它作为自己心目中的国学入门书,这部书是()
A.
《群书治要》
B.
《古文观止》
C.
《古文辞类纂》
D.
《经史百家杂钞》
90.
中纪委推荐干部阅读
61
本书,其中包括《纲鉴易知录》,对于这部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是一部简明中国通史读物
B.
体裁是纪传体
C.
作者是明朝人
D.
记载时间跨度与《资治通鉴》相一致
91.
《论语》作为儒家核心经典,不仅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很早就传播到了海外。《论语》最早的西文版本是哪种语言的译本?()
A.
英语
B.
法语
C.
拉丁语
D.
俄语
92.
“三十六计”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之一。下列属于“三十六计”的是()
①无中生有
②破釜沉舟
③隔岸观火
④笑里藏刀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3.
“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下列哪一部著作包含在“二十四史”之列?()
A.
《宋纪》
B.
《新元史》
C.
《宋书》
D.
《东观汉纪》
94.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录了很多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下面哪个历史事件在《史记》中查不到?()
A.
荆轲刺秦王
B.
赵高指鹿为马
C.
张骞出使西域
D.
昭君出塞
95.
孔子学院是中外合作建立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致力于适应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汉语学习的需要,增进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教育文化交流合作。截至
2013
年年底,全球已建立
400
多所孔子学院和
600
多个孔子课堂,分布在
120
个国家(地区)。请问,首家境外孔子学院在哪个国家成立?()
A.
美国
B.
法国
C.
韩国
D.
新加坡
96.
被英国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的著作是()
A.
贾思勰《齐民要术》
B.
沈括《梦溪笔谈》
C.
徐光启《农政全书》
D.
宋应星《天工开物》
97.
好的家风能促成好的民风以及政风、党风。在我国古代,长辈十分重视对子女的言传身教,主要体现在“家训”类著作层出不穷。下面被视为开“家训”先河的著作是()
A.
《颜氏家训》
B.
《温公家范》
C.
《朱子家训》
D.
《曾国藩家训》
98.
正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党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不断从历史中汲取有益的营养,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在历史上,有许多著作积极探讨治政问题,下列哪一部书是以对话体记录一位皇帝在位时的治国之策的著作?()
A.
《史记》
B.
《贞观政要》
C.
《群书治要》
D.
《资治通鉴》
99.
经济财政由于其重要性,一直受到历朝统治者及治史者的高度重视。下面哪一部史书首开以《食货志》之名为经济史立传之先河?()
A.
《左传》
B.
《史记》
C.
《汉书》
D.
《后汉书》
100.
官箴书是中国古代为官者必读书。在中国古代社会,统治者希望通过官箴加强各级官员的道德自律;就官员自身来说,可以从官箴书中汲取前辈官员的为官从政之道。下面哪些书是官箴书的代表作?()
①宋吕本中的《官箴》
②元张养浩的《三事忠告》
③清陈宏谋的《五种遗规》
④清汪辉祖的《学治臆说》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