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没有尾巴?严格说,人类其实是有尾巴的——但仅限胚胎时的几个星期。这根微小的尾巴形成后几乎立刻就会退化,出生时只剩下一根小小的尾骨,毫无用途。只要不受伤,大部分人恐怕根本都不知道自己有这么一根骨头。 发育上的绕弯子,背后是人类尾巴曲折离奇的演化史。我们的祖先至少在5亿年前就有了尾巴,水生动物靠它运动,陆生动物则靠它平衡。但是大约两千五百万年前,一支灵长类却失去了尾巴。今天,这支灵长类包括长臂猿、大猩猩、红毛猩猩、黑猩猩还有人类,它们全都在胚胎早期就把萌芽中的尾巴重新吸收掉了。 按照常识,如此大幅度的变化,背后应该有相当复杂的基因调控。但是2024年2月《自然》发表的一项研究却给出了令人意外的答案:只需稍稍改变一个基因,就能实现这一效果。

2024/03/14

如今的人,经常说到人工智能(AI),但事实上人工智能包含的研究方向很多,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学科。就目前来说,⼈⼯智能包括“语言处理、图像识别、⼈机对话、⼈机对弈、机器翻译、⾃动驾驶、机器学习、仿生模拟”等等方面。因此,要探究AI的历史,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不过好在“人工智能”这个名词的来源,倒是有一个明确的年份,科学家们认为,1956年夏天的达特茅斯研讨会,标志着AI的诞⽣。因此,今天我们就介绍一下那次会议以及它的发起人麦卡锡。

随着电影《热辣滚烫》的热映,贾玲在一年多时间里减重100斤的事迹也被广为赞叹。在问完怎么减肥最快最有效之外,公众最为关注的应该就是减肥是否可持续,或者说,减肥的最终效果,是可维持的,还是会重回“巅峰”? 可能要让大多数人遗憾,从大量的研究来看,绝大多数减肥人士的最终归宿是反弹。不过,也有一些研究为如何促成可维持的体重控制提供了启发,或许在未来,我们也能为有控制体重需求的人,提供更有效、长久的减肥方案。

2024/03/14

这场呼啸而来的由AI技术带来的革命将为人类带来什么?如何保证我们得到一个安全的人工智能?新闻业在未来的AI时代,会往哪里走?这位曾经的顶尖媒体掌舵人、与追求人机合一的马斯克进行了两年的深入交流,并正在教授数字技术史的老人,带来了他的答案。

2024/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