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北京时间1月18日3时16分,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详细勘测和对比,在挺进南极内陆冰盖1200多公里后,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确认找到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南纬80度22分00秒,东经77度21分11秒,海拔4093米。
南极冰盖冰穹A这亿万年来寒冷孤独的地球“不可接近之极”,终于有了人类的足迹。
目标:建立第三个南极科考站
魏文良(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我国在2004年10月25日启程的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活动中,将实施从中山站到冰穹A内陆冰盖考察计划。
继南极的长城站和中山站之后,中国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在南极内陆地区建立第三个科学考察站。于2004年10月25日启程的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活动中,中国将实施从中山站到冰穹A(Dome-A)内陆冰盖考察计划。这个计划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今后在南极内陆建立第三个科学考察站做准备,并通过考察建立中山站-冰穹A气候环境监测系统,全面完成国际横穿南极计划中由中国承担的中山站至冰穹A断面考察任务。
本次考察中,中国科学家的目标是到达冰穹A最高点,在冰穹A建立一个自动气象观测站,采集风力、雪量等各种气象要素,通过卫星传输到国内研究。同时他们还将在此钻取冰芯,通过对冰样的研究分析,了解全球气候的历史演变过程,判别人类活动对全球环境的影响,还可以获知天体和地球演化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
考验:淡水补给都将成为难题
刘嘉麒(1993年我国第10次南极考察队的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得知我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冲击南极最后一个战略极点“冰穹A点”时,我既为之激动又不由得替这些勇士们暗暗捏一把汗!
专家说,冰穹岂止是不可接近之点,这一点简直就是“死亡之点”。冰穹A海拔在4300米以上,几乎相当于我国青藏高原的海拔,人到了那里会有很强的高原反应。南极寒冷的气候,强烈的极地风,极地的磁场效应,加上高原反应,人很难吃得消。医学专家指出,南极恶劣的生存条件对人体是极为不利的。建成观测站后,需要留守人员常年观测,对人的体能和心理的考验也非常严峻。冰穹A点不像现在的中山站和长城站是靠近海岸边,它是深入南极内地,将来淡水怎么取都是必须面对的难题。
选择冰穹A点应该说风险很大,中国科学家的举动势必引起世界关注。
测绘:冰穹A确定力求严谨慎重
鄂栋臣(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主任):对于流动、平整的冰盖而言,对于人类从未涉足过的这样一个陌生区域,其最高点的确定必须是科学、经得起验证的。
南极冰盖最高点缘何如此难以确定?这有几个原因:一是冰穹A“北高点”和“南高点”,是中国科学家根据美国全南极洲地面数字高程模型绘制出来的地图上的两个最高区域,比较粗糙,到底哪个海拔最高,需要进行大量测绘;二是作为冰盖的一部分,冰穹A一带海拔高度的差距很小,那个地方看起来都是平的,因此测量工作量非常大;三是南极科考队一向十分严谨和慎重,南极冰盖最高点的确定,必须经过大量测绘工作,并且要传回后方进行核实。
据专家透露,按照以往南北极考察的惯例,考察队这次携带了一个梯形、60厘米高的永久性测绘标志,上面写着“中国-Dome-A”,在确定最高点后,这个测绘标志将埋在那里。
误区:冰盖最高点并非“南极之巅”
秦为稼(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虽然确认最高点意义重大,但在某种意义上,进入这个“高地”已经象征了中国的极地考察能力。
“冰盖最高点并非南极最高点。”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解释说。目前有关南极冰盖科考的报道中出现了一些误差。虽然南极95%的面积被平均厚达2000多米的冰雪所覆盖,但是海拔4000多米的冰盖最高点并非是南极大陆的最高点,最高点应该是位于西南极洲的南极大陆最高峰———海拔5140米的文森峰。
南极冰盖的最高点,并不像山峰的峰顶那样挺拔明显。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魏文良认为,由于冰盖覆盖在南极大陆上,常年作用下,其海拔高度是缓慢增加的,进入海拔最高的冰盖冰穹A核心区域后,必须在卫星测绘的“指导”下,再经过一定范围的GPS联测才能确定最高点的位置。
“南极冰盖最高点也不固定,而是移动的。”秦为稼说,南极冰盖最高点的测量对科学家来说是一种全新考验,“山峰的最高点肯定是固定的。而南极冰盖的最高点也许下一场雪就变了,雪假设有半米深,也许原来的最高点就‘让位’于另外一个点了。另外,冰盖本身并不是纹丝不动的。”
■新闻缘起
一月十八日三时十六分,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详细勘测和对比,在挺进南极内陆冰盖一千二百多公里后,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确认找到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
继长城站和中山站后,我国计划在南极内陆建立第三个科考站,冰盖考察的目的之一就是为此做准备。科学家也将通过建立中山站至冰穹A的气候环境监测系统,全面完成国际横穿南极计划中由我国承担的考察任务。
直击“冰穹A”
海拔4093米的冰穹A点(Dome-A),位于南纬80度22分00秒,东经77度21分11秒。冰穹A是冰盖上距海岸线最遥远的一个冰穹,也是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地区。南极一共有4个主要点:极点、冰点、磁点和高点。目前美国已在“南极点”建立了阿蒙森·斯科特站;法国在“南极磁点”建立了迪蒙·迪维尔站;前苏联在“南极冰点”测到了-89℃的全球最低气温,建立了东方站;现在,南极仅剩下冰穹A,迄今尚未直接从地面进入该点展开考察活动。
南极科考站不完全统计
目前,世界上有20个国家在南极洲建立了150多个科学考察基地,这些众多的考察站,根据其功能大体可分为:常年科学考察站、夏季科学考察站、无人自动观测站三类。从各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分布来看,大多数国家的南极站都建在南极大陆沿岸和海岛的夏季露岩区。只有美国、俄罗斯(前苏联)和日本在南极内陆冰原上建立了常年科学考察站。其中,美国建在南极点的阿蒙森一斯科特站、前苏联的东方站最为著名。中山站
我国南极中山站建于1989年1月26日,位于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69°22''24"S,76°22''40"E),站区平均海拔高度11米,距北京12553.160千米。中山站现已初具规模,有各种建筑15座,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各种运输工具19台,除先进的通信设备、舒适的生活条件外,还拥有较为完备的科学实验室,配备有供科学研究使用的各种仪器设备。中山站每年可接纳越冬人员25名,度夏人员60名。长城站
长城站建成于1985年2月10日,位于西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南部(62°12''59"S,58°57''52"W),站区平均海拔高度10米,距北京17501.949千米。长城站现已初具规模,有各种建筑25座,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各种运输工具17台,除先进的通信设备、舒适的生活条件外,还拥有较为完善的科学实验室,配备有供科学研究使用的各种仪器设备。长城站每年可接纳越冬考察人员40名,度夏考察人员8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