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e of Dentistry College of Global Public Health Courant Institute of Mathematical Sciences Gallatin School of Individualized Study 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the Ancient World Institute of Fine Arts Leonard N.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 Liberal Studies Program Robert F. Wagner Graduate School Rory Meyers College of Nursing School of Law School of Medicine School of Professional Studies Silver School of Social Work Steinhardt School Tandon School of Engineering Tisch School of the Arts

在距上海纽约大学教学楼约13公里的浦东新区“新市民生活馆”内,2022届学生Isabel Brack正在带领四年级的学生们猜英语字谜。她在白板上写下几条线索:

“MOUSE”(鼠标)

“WEBSITE”(网站)

“SOFTWARE”(软件)

身穿黑色上衣的小男孩率先按铃抢答:“COMPUTER(电脑)!”立刻收获了同学们的掌声。

Isabel Brack已在去年秋季学期为本地社区的孩子提供英语教学服务达12周,这是她在上纽大修读的“Language and Power”(语言与权力)课程的组成部分。该课程由学术英语项目联合负责人、高级讲师 Steven Iams 授课,与上海非营利性公益组织 铺路石 合作,属于上纽大的 “院长基金公益服务学习项目”(DSS)。该项目旨在为学生提供在上海当地社区志愿服务的机会,让学生通过知行结合的方式学习,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影响力。课程持续两个学期,理论学习与社会服务同步进行。第一学期,学生一边学习语言学和教学理论,一边在浦东的“新市民生活馆”将所学付诸实践,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带来生动有趣的英文课;第二学期继续理论学习,但实践的形式则更加多元,大家可以通过社区服务项目和独立研究项目继续深入探索感兴趣的领域。

2022届学生Isabel Brack正在教四年级学生英语 。图|铺路石

Isabel表示,在“语言与权力”课上,通过阅读和讨论来学习语言教学方法,并将理论立刻付诸实践,她收获了一段难能可贵的经历。“这门课将社区服务与学术研习相结合,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察觉到课堂学习和志愿服务中‘知与行’之间的细微差别,把握住许多重要的学习机会。”

“语言与权力”课程的结课任务之一,要求学生两人为一组,深入思考社区服务时的课堂情况,记录重要授课细节,完成“对话周记”。

“学生可以把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社区的英文教学服务当中,”Iams教授说,“同学们开始在实践中深入理解跨语言和优势语言等概念,这样的意识将对他们在语言教学中的决策产生影响。看到他们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学以致用,我也很有成就感。”

2025届学生邓语昕(左)和2022届学生Genevieve Hendler(右)正在为“新市民生活馆”里的孩子们上课。图|铺路石

2022届学生Genevieve Hendler主修世界史(社会科学),她表示,教学经历不仅让她发现了“学生间的细微差别以及他们易被忽视的诉求”,也改变了她对自己在运用不同语言时的表现的看法。

“我会说英语、汉语和法语三门语言,但都没有达到精通的程度,我总觉得自己用词不准,甚至词不达意。在学习外语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往往会令我产生挫败感。”Genevieve说。她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同学们在学英语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并意识到,原来她所认为的“错误”“障碍”或“漏洞”,若对沟通交流不产生实质影响,其实不必过分在意。

Genevieve每周去“新市民生活馆”教英语,都会用中英双语和学生们谈天说地。

“很多人可能曲解了跨语言和语码转换的影响力。上了这门课,我懂得要充分给予学生机会表达需求和担忧,这也有助于老师了解需要复习或巩固哪些教学内容。”

2024届学生张翼航主修世界史(综合人文),他在课上最大的收获是认识到“双语转换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门课使他第一次有机会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交流。他发现即使在同一课堂,学生们的英文水平也存在显著差异。

“有些学生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有些却不认识英语单词。”张翼航说。针对这种情况,他不断思考如何营造舒适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用自己所掌握的词汇提问、解惑,并最终学会运用新的英文单词和词组。“我以前从未想过这些问题,但我现在知道,理论与实践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境,要时刻做好随机应变的准备。”

Iams教授不仅鼓励学生批判性地思考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还鼓励他们探究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有关社会文化方面的问题,将自己学习语言时的经验与动机,与在教学时的经历与观察进行比较。

“修读这门课的学生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发问:谁能从学英语中受益?谁能成为英语老师以及出于何种原因?他们的学生有哪些个性特征?为什么这些问题对课程设计和教学方式至关重要?”Iams教授说,“学生们要深入探索语言与权力之间的关系。”

“语言与权力”课也丰富了2024届学生华语歆的已有认知。“从前我会把语言学习的机会和获得的资源当作理所当然。然而这门课让我意识到语言的运用与教学也与社会经济水平、地缘政治等因素相关。”

在社区服务的切身经历让华语歆意识到在自己所生活的城市,教育资源还受到经济状况的影响,存在分配不均的情况。此外,虽然全球现存语种数量上千,人们在谈到世界语言时还是会最先想到英语,这让她不禁发问:“为什么是英语,而非中文或者其他语种?”

华语歆在“对话周记”中写道,语言与权力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因为权力决定了谁可以学哪种语言,谁使用的是所谓‘较不重要’的语言。在全球化的就业市场里,语言对有些人来说是晋升的阶梯,对有些人来说则是拦路虎”。

受疫情影响,张翼航和华语歆的英语课移至线上。“技术问题是线上教学的一大挑战。有时候因为耳机质量问题,授课时会出现杂音和回声。”张翼航说

经过秋季学期的理论培训和授课实践,学生有机会在春季学期继续深入探索。有些同学会帮助设计和修订教案,有些通过“家庭课堂项目”(Home Classroom Program)对接农村地区的学生进行线上授课,还有的同学将协助管理和推动线上教学项目的运行。

学生深入研究的主题多样,探讨了应用语言学和社会文化语言范畴的一系列课题。华语歆以语言为切入点,反思特权问题;Isabel Brack以早期儿童教育至老年记忆保健为研究范围,关注语言中的权力特征如何随年龄增长而变化;张翼航则围绕 视频弹幕 的语言学意义展开了深入研究。

这门课的很多学生都表示,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见证孩子们英语水平的提高,看到他们说英语时变得更加自信,也让自己也对语言学习的局限性和暗含的权力特征有了更细致深入的了解。“这段宝贵的经历不仅提升了我们对现状的认知,也激发了我们对更多问题的探索欲和求知欲。”Genevieve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