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童心制物的「光环板 Halocode」?作为教育装备,这类“单板计算机”在编程教学中表现如何?
5 个回答
先说结论:这可能是人类教育史上最浪漫精致的物联网教育开发板。
可能有点跑题,但作为 光环板Halocode 的前产品设计师,现 @童心制物Makeblock 产品运营经理,还是想借这个问题聊聊这款儿童WiFi单板计算机设计。
美学在STEAM教育产品上的意义,就是会使一个孩子欣赏产品,享受教学过程并迸发出强大的力量。 于是,光环板一开始就重视工业设计,并最终比Micro:Bit,掌控板等一系列兄弟产品做得更好。从草图到3D到最后到PCB,世界见证了这块45mm大小开发板的诞生。

可能有人会问:为这么一块教育开发板做大量的设计,有必要吗? 它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块开发板,依靠「嵌入式」和「结构工程师」就能完成外观设计,但咱们的研发一样毫不犹豫地立项了工业设计。并且设计优先级在同期项目中最高。
在开发板上有黄铜覆盖的「触摸区域」,为了给学习硬件编程的孩子更好的触摸体验,设计部门做了多次迭代和实物推演,最终验证了「纯圆形触摸区」的合理性。

最终,我们在45mm的尺度上,让这块开发板有了一个科学而美观的呈现。

在这个尺度上,儿童们完全可以把它塞进自己的笔盒和裤带里,这对于提升编程课的「教学便利性」非常重要。意味着孩子们可以随时随地把板子掏出来,研究研究编程。


和方头方脑的英国对手Micro:Bit比起来,浑圆造型多了一丝东方的现代感:

这么多的硬件设计和迭代,是不是充满着固执,很傻很天真?
是啊,一个企业这么想很傻很天真,但是一千个企业这么想呢?而且就算只是我场 @童心制物Makeblock 一个企业这么做了,这么坚持认定了:软硬结合的编程更重要,那么当孩子用硬件编写程序 ,就会让教育在未来多回归一份「动手」和「真实」,这种坚持在我看来才是「创客教育」的核心,才是开源硬件的要义,而不是一个只会拿在线编程和直播慕课来代表一切教育的世界。
手里的Haocode 迭代越完善,对创客和程序员同事们的教育追求领悟更深。 在资本津津乐道讨论着互联网教育 如何获客,如何脱离教具束缚,如何让孩子们一头扎入美丽的网页新世界,扩大教育市场的同时,在深圳这片硬件热土上,还有很多自己公司这样的企业,仍然在坚守产品的导向文化。
资本市场常常用自己的思维来理解创客教育和硬件编程,觉得创客教育是车库里的某种「小众极客文化」。实际上硬件教育这个行业,先锋队永远精力充沛,怀揣传播创客文化,开源硬件教育理念的科技理想,不乏面对严苛的成本压力却毫无自我怀疑和退却的年轻企业。

在这群可爱的同事们信念中,传播开源硬件的公平理想同企业发展是高度统一的: 编程教育的美丽新世界正在逼近,更要守护仅存的电路板和螺丝刀,守护孩子的动手能力,守护更真实的教育。
公司本就是专业大融合的产物,满是工程师,程序员,设计师,艺术家的新兴学科青年,对传统教育的离经叛道是刻在骨子里的, 他们是旧教育的弃儿,选择打造一个教育新世界。
于是,才有了许多优秀教育产品,于是,我们的产品设计才斩获了超多的产品大奖。

那些放弃动手能力,仅让孩子在屏幕上摆弄虚空界面的「教育」公司们,你学到了吗?
可能离题主的询问有些偏离,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点个赞 ~
-END-
附上一些其他编程教育文章+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