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文字学
华夏文字名字很好,但范围不太好界定,姑且认为指在(目前)中国境内土生土长的文字。 先秦的文字,除了汉字,目前考古界和古文字学界能够确定的只有「 巴蜀文字」一种。文献记载,古蜀国最早的先王是蚕丛、柏濩(伯灌)、鱼凫,三代而下是望帝杜宇、鳖灵,或说是蒲泽,其后是开明。目前认为巴蜀文字即是开明王朝时期使用的文字。公元前316年秦惠王在位时秦国灭掉了蜀国,此后这种蜀地的本土文字渐渐废弃。 除了已经早已死亡的「…
是语言基于文字还是文字基于语言? 世界上现存的文字系统主要可分为五类 Consonant alphabets/Abjads 辅音拼写系统Phonemic alphabets 音位拼写系统Syllabic alphabets/Abugidas 音节拼写,也称元音附标系统Syllabaries 音节文字系统Semanto-phonetic writing systems 意音文字,也称语素文字系统但要注意的是,它们相互间的界限并不严格,很多文字兼具不同系统的特征。 Consonant alphabets/Abjads 辅音拼写典型文字:阿拉伯字母…
这是历史沿革带来的变迁与保留。 毫无疑问,印刷体绝对不是发明印刷术的时候才冒出来的字体。比如拉丁字母常用的罗马体,就是沿袭自古罗马时代雕塑上的字体;中文常用的宋体,起初也是宋人在把楷书从手写转移到印版的过程中逐步改良出来的。 一般来说,只要写多了印刷体与手写体,自然会发现 б、и、щ 等字母写成这个样子是很自然的。然而,字母 д 和 т 的巨大差异却令很多人感到困惑。 要解释这个问题,就必须回到过去,观…
谢邀。 好学术的问题,我尽量说得不那么绕。 不想看文字,直接拉到最底下,有个 Youtube 视频,粗暴易懂。 哈拉帕语言(Harappan language)仍然是未解之谜,对它的解密对于理解古代印度文明和整个雅利安-达罗毗荼的人种理论都有极大意义。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哈拉帕语言或者印度河文字(Indus Valley Script)的解读,带有浓浓的意识形态之争。 交代一下背景。 [图片] 上世纪初的一系列考古发现证明了印度河文明(Indus Valley…
世界现有的文字系统从符号形状上可以粗略地归为五大文化圈: 支配大航海时代的拉丁文化圈(西欧文化圈)。苏联老大哥阵营的西里尔文化圈(又称东欧文化圈,有时也与拉丁文化圈合称欧陆文化圈)。昔日印度宗教思想狂潮的梵文文化圈(印度文化圈)。象征四大哈里发与伊斯兰世界的阿拉伯文化圈。靠底蕴渲染东亚文明的汉字文化圈(东亚文化圈)。 [图片]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分布范围小、使用人数少或已无人使用的其他文字,比如: 在数字符号…它拿字母。与阿拉伯字母同根同源的粟特、回鹘字母。看了之后觉得这特么是啥的提非纳字母。背靠高加索山脉所以依然坚挺的亚美尼亚字母和格鲁吉亚字母。在闪米特世界标新立异的希伯来字母。被殖民者毁灭殆尽的玛雅、萨波特克文字。曾经辉煌过数千年的苏美尔楔形文字。使用时间绵延上万年至今的彝文。以及至今未解读的哈拉帕文字、古希腊线性文字等。
图中属于缝合文字。可以辨识出汉字部件、平假名、片假名、注音符号。 注意到图后有高中化学练习题,考虑竖排文本,同时注意到第一行有类似朝代人名的标号,考虑查阅高中生必背古诗文。 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最新版本为 2017 年版 。参照附录 1,筛选出题名 7 个字,且作者名 2 个字的古诗文。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比对大致字数,图中的文本与李白《梦游天姥…
有。多图。 【一】 越南文 先说越南文吧。越南一开始是用汉字的。后来用半表音半表意的“字喃”: [图片] 是不是很像汉字呀?左边是字喃,右边是在法国人殖民后的文字:国语字(Quốc ngữ)。现在越南人就用国语字。 [图片] 这是他们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宣传。 越南文键盘: [图片] 【二】 泰文 泰文,俗称“蝌蚪文”,因形似蝌蚪而得名,由帕拉瓦字母改造。 [图片] [图片] 泰文键盘 【三】 缅甸文 缅甸文,呵呵,字形非常像丸子,全是圈圈。缅甸文是11世纪出现的。 [图片] …
我见过最有感觉的一个文字: [图片] Mandombe script,由刚果一个基督教会Kimbanguist Church的一名信徒Wabeladio Payi所发明,他声称在梦中受到“先知”Simon Kimbangu的启示,从而发明了这种通过旋转基础字符表示不同音的元音附标文字。 [图片] 目前这种文字已经被广泛用于西南非国家,拼写刚果语、林加拉语、斯巴鲁语和斯瓦希里语四种语言。 [图片]
不但有,而且有很多。 它们大部分是由古印度的婆罗米文字衍生而来。 [图片] 其中,流传到马来群岛的南支,演变为 爪哇文、巴厘文…… 用于书写南岛诸语,最终先后被阿拉伯文字、拉丁文字所取代。 [图片] 当今仍然活跃在马来群岛的婆罗米文字,基本上只剩下随着泰米尔人迁徙传来的 泰米尔文。而在紧邻南亚次大陆的 中南半岛,婆罗米文字各支系仍然遍布在除越南外的各地,并深入到中国西南民族地区,用于书写藏-缅、孟-高棉等众多语言,尤其是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