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尾巴它有一只猫》讲述了一个猫的尾巴,自认为拥有一只猫,并为此而洋洋自得,沾沾自喜。
尾巴属于猫身上的一部分,在常识与通常的惯例中,尾巴作为局部,只能隶属于整体,也就是隶属于猫,而现在这篇课文,却误导出一个理念,就是一条尾巴,能够拥有一只猫,从而形成了这一个课文的大逆不道的观念:尾巴有一只猫。
这明显是一个错误的认知,核心问题是分不清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误认为局部,可以代替整体。
与此相类似的这种观念,就是《盲人摸象》的主题。盲人出于自己的认知的局限,只看到一个整体的局部,而就认为这个局部就是整体。
《尾巴它有一只猫》的思维逻辑与《盲人摸象》如出一辙,但是《盲人摸象》传导出来的理念,明显是讽刺了盲人的坐井观天,没有从全局把握出事物的整体特征。也因为此故,绝对没有人认为盲人的思维方式,具有颠倒思维、逆向思维、开拓思维的诸种优点。
但奇怪的是,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里,矢口不提“尾巴”的管窥之见,反而把“尾巴”的一叶障目当成了“有趣”,“当成了“奇特”,充满了“乐趣”。
有网友很善意地认为,《尾巴它有一只猫》里对“尾巴”是采取了反讽的态度。
下面,拷贝一位网友在笔者文章中的留言:
——“尾巴拥有一只猫”其实不就是小时候很多小朋友这种世界观吗?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能拥有全世界。恰恰是这样,才需要大人的引导,文章本来就是反讽,用来教育小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不对吗?——
这位网友认为《尾巴它有一只猫》采用的是一种反讽的定调,目的是用来教育“小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只能说,这位网友的三观非常正,希望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从反面的角度,把不知天高地厚的“尾巴”的错误世界观作为一个反面教材,来教育孩子们,汲取教训,扭转错误认知,从而确立“正确的世界观”。
然而,大跌眼镜的是,这篇课文的目的,根本不是批判“尾巴”的错误的世界观,反而是发扬光大“尾巴”的耸人听闻的颠倒思维,并从中发掘出超越常理与常识的奇特“想象”。
我们可以从《中文信息》 2020年第7期上刊发的“找目标、探价值、学方法——统编版三年级下册习作例文《尾巴它有一只猫》教学探究”一文中,看看这篇课文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这篇文章认为: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掌握了一定的想象方法和能力,有了这些基础,再学习例文《尾巴它有一只猫》时,让学生学会如何颠覆常识,以独特的视角,打开颠倒想象的这扇大门。从例文到现实生活,尝试颠倒想象,进一步感受想象的奇特和乐趣。——
可以看出,在教材的框架体系中,《尾巴它有一只猫》并没有包含任何的批评意味,反而是引导小学生学会“尾巴”的这种颠倒常识、一叶障目、坐井观天、以偏概全的错误认识,还大言不惭地声称,这种“颠倒想象”很奇特,带来“乐趣”。
看看“找目标、探价值、学方法——统编版三年级下册习作例文《尾巴它有一只猫》教学探究”一文的进一步阐述,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课本中)第二处旁注也证实了大家思考后的答案,“像这样反方向去想象,真有意思!”表明了逆向思维的有趣。学生通过旁注的引导,习得了一种新的思维方法和习作方法,反向思考更有意思,更能引人注目。——
也就是说,这篇课文,是把“尾巴”的“自大狂”思维,当成了一种“新的思维方法和习作方法”,传授给学生们,从而让小学生们可以把错误的认知,当成一种思维方法与思维体系,固化在脑袋里,这样,小学生们会获得“更有意思,更能引人注目”。
一个与众不同、违拗社会通常认知的观念,当然能够“引人注目”,但这种耸人听闻,是否就是一个人所需要追求的成功?
《尾巴它有一只猫》这篇课文是放在“习作教学”的单元中的,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想象”。
为此,教参材料称:“《尾巴它有一只猫》则颠覆惯常思维展开奇特想象。课文的旁批提示,反方向去想象可以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本例文就重在打开学生的逆向思维,训练学生思维的求异性、明辩性、新颖性。”
也就是说“尾巴”的错误认知,是作为一种超越常理的想象而在课文里大加倡扬的。
在这一单元的课后题中,特别引导学生用哗众取宠的违拗常识的颠倒认知,来达到“招惹注目”的效果。教参材料为此分析课后题:
——并不是对文章内容的检测,而是对习作方法的训练和运用。‘尾巴它有一只猫’‘喜欢睡觉的风’……你还想到了什么新鲜有趣的说法?”这道课后练习题旨在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用“反方向去想象”,尝试自拟题目。——
也就是说这一篇课文,并不讨论“尾巴”的观念是否错误,而是讨论它的想象的奇特,由此引导学生去“逆向思维”,只要这种观念“引人注目”,“奇特而有趣”就算成功了。
这种不问是非、只求哗众取宠的思维模式,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我们应该知道答案。
这就如同《盲人摸象》故事所讲述的一样,如果我们把盲人的独特的认识,当成想象的“奇特与有趣”,而刻意习练盲人的“以偏概全”,看起来,似乎是达到了“颠倒想象”、“逆向思维”,但结果是贻笑大方,留下千古笑柄。
而现行的小学教材中的课文《尾巴它有一只猫》恰恰用它的所谓的求异性、奇特性、新颖性来对学生进行错误的训练,巩固标新立异而不惜违拗常理的思维结构,当孩子成人之后,依然用这种局部代替全局的认知去开拓自己生活的时候,可怕的后患才会是生命难以承受之重。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
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