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个回答
我寻思回答这个问题的人,至少是在德国留学工作生活过5年以上的人,万万没想到是一群留学中介,和都没来过德国的人…万万万没想到的是,还真t吗有人信这些人说的皮用没有的话…
我给所有没出国上学的盆友们一个最靠谱的建议。
你如果打算出国读书,先花三个月的时间,在国内离家好几百公里的城市找个语言班,啥外语都行,或是找个太极拳班,国学班也行,总之找个学习班:你在东北,你就去广州;你在上海,你就去西安;你在四川,你就去北京。总之,离家越远越好。
然后找到学习班之后,再在当地租个房子,找个兼职。每天兼职完之后,就去学习班学习,然后学完去超市买菜回家做饭,周末你自己随意安排。三个月结束之后,回家。
这样的生活三个月下来,如果你觉得能适应,那你去德国适应的会很快;如果这三个月过的很痛苦,那还是算了,努力在国内卷吧。
在德国的朋友很清楚我想表达的是什么,我表达的不是外出赚钱,而是该如何把你一天,一周,一个月甚至一年的学习和生活合理化的兼容。
把学习和生活合理化兼容,这点很重要,甚至比出国留学本身的意义还要重要。
而把学习和生活合理化的兼容仅仅是作为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最基本的东西。
在国内大学读书的成年人,其实本质上都是孩子,因为我们只需要安排学习,不需要安排生活。
而在德国,所有德国年轻人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如何把学习和生活合理化兼容了,我们这些留学生,大概都需要23,24岁之后才能逐渐知道该怎么把学习和生活合理化兼容,不是我们不会,而是国内大学确实没有这个条件。
很多人的父母,包括我爹妈都会说: 你只管学习就行,嗷嗷学,不用管别的。
这就好比我跟国足说,你只管赢球就行,嗷嗷赢,不用管别的。
我不是学霸,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不想依靠父母,不想听我爹妈逼逼的成年人,我从小就做不到嗷嗷学那种本事,我爹妈跟我说的是他们的想法,对我没用。我只能尽自己最大努力把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尽可能的兼容,在德国这么多年,他们逼逼归逼逼,我兼容的很不错。
可有很多人兼容的很失败,原因就是在德国还是用国内的那一套生活学习方式,所以很多留学生被人感觉不正常。是真的不正常,我也觉得他们不正常,但我知道他们为啥不正常。
出门在外,别的都是虚的,自己实实在在的生活才是真的。少看报,多体会,多思考,多做事,生活还是很有意义的。
我解释一下例子当中为啥要用三个月作为期限。
三个月到半年,其实算是一个想回国的节点,有些刚出国的盆友因为出于对于陌生国家的新鲜感和对德国优越地理位置的考虑,前半年可能抑制不住四处尝鲜,和到处打卡德国其他城市或欧洲国家的冲动。但这些事情做完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在一个城市里重复而漫长的求学生活。
如果你是个热爱体育运动的小同志或是体院的同学,运动带给人的正面生理作用都不会让你对“到哪留学如何如何”类似的问题感兴趣。一般好问这种问题的,都是分不太清“男足和女足踢一场谁能赢”这种问题的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的盆友。所以多说一嘴吧,尽量培养个运动或健身的爱好,这玩意对于学习生活的合理化兼容有很大的粘合作用。
1- 希望你是双非及以下的,这样你来德国是赚的。211往上就别来了,除非你符合第2点。
2- 希望你来是为了run,是为了留在国外工作生活定居。毕业要回国的就别来了,除非你符合第3点。
3- 希望你符合第1点,如果你是要毕业回国的话。
4- 上面3点陷入了死循环。那么有例外吗?有!德国有你这个专业的大牛,你来跟大牛读博。对于这种优秀学子,看的是大牛,而不是国家。
===========举例的分割线=============
我认识的来德国赚到的:
赢家A:国内只能考上大专,考不上本科,来德国读了预科后,读了某TU9的本科,回国拿到了985才能拿到的offer。
赢家B:三本毕业,考研被卡出身,选择来德国。搞了3次APS,读了2年语言,来德国读了亚琛工大硕士,回国拿到了985才能拿到的offer。
赢家C:普通一本毕业,来德国读硕士,毕业后留在了德国工作,税后收入2万人民币。这个收入在德国很一般,但是秒杀全部他国内的同学。
我认识来德国赔了的:
输家D:复旦大学本科,德国硕士毕业回国后,本科同学混的都很好,当年在学校跟他关系很好的学姐甚至当上了某跳动系互联网公司的高级总监。而他,在德国拖慢的语言+学制下耽误了打好青春,一手好牌打稀烂。
某沪985的很多男生:跟D差不多,等他们终于毕业回到国内的时候,被客观上拖慢的那几年,就会全部在主观上让他们偿还:看看那些留在国内的,在学长们的帮扶下,在汽车行业已经崭露头角,而他们却是一群应届生,而且硕士阶段还和母校脱离了……
本人本科同学,本科985,年级前几放弃保研:等他回国时候,我们本科同学留在本校读研的,已经比他每年多拿好几万了;而且他本985+海外硕,入职给的薪资也比本硕985低。这不是赔本那什么是赔本?
==================================
总之你只需要对号入座即可,看看你是哪类人,手里牌怎么样,再决定打不打德国这张牌,这张牌怎么打你最后得分高。
======2022年被问烦了补充的==========
怎么有那么多评论问,某某专业去德国读博士值不值?
首先,我劝退的是“本科出身好&&读个硕士就回国”的那些人;
然后,我上面说的那么清楚—— 读博看的是大牛不是国家 !理工科的像TUM,来自世界各地的各专业的大牛挺多的,有很多很厉害的组……算了我不想多解释了,累,上面加粗的字,好好理解,不用我多解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