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精神科患者及家属用药咨询过程中,经常被问到的的问题“头痛、恶心、嗜睡、发胖、影响工作效率……听说谁谁吃了抗抑郁药病也没好?怎么办啊?”本文就一些工作中经常被患者问到的有关抗抑郁药物副作用的问题,简单归纳以作解答。
问题一:抗抑郁药会导致上瘾或者药物依赖吗?
现在临床上常规使用的新型抗抑郁药,并不会出现因为成瘾导致依赖的情况。但是仍有一部分患者,在长期使用抗抑郁药物后停药,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昏、感觉异常、恶心等情况。这种不适情况并非是对抗抑郁药产生了“依赖”,而是一种“撤药反应”。因为长期服药,机体对药物产生了适应性,一旦停药或减量过度,就会出现这种反应。
故如果因为害怕“上瘾”,而擅自减少药量或者停药,将会加剧“撤药反应”,反而对治疗没有好处。
问题二:服药后出现恶心呕吐的现象,该怎么办?
大部分抗精神病和抗抑郁药物在服药初期均可能产生胃肠道不良反应,包括口干、恶心呕吐、胃部不适、便秘、腹泻等。通常在坚持用药后会逐渐的减轻或消失,若患者尚可耐受,可采取饭后给药或分次给药的方法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若恶心呕吐感没有好转或有加重的倾向,建议及时就医。
问题三:抗抑郁药会导致疲劳嗜睡?工作能力下降?
一部分抗抑郁药例如米氮平、帕罗西汀、阿米替林等药物的镇静作用较强,吃了比较容易犯困,可以在睡前服用此类药物或者减少药物剂量。
如果仍出现嗜睡情况,可以换用镇静作用小的药物例如文拉法辛、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等。抗抑郁药物虽然可能引起白日困倦,但不及时治疗抑郁症更会极大影响工作效率。
问题四: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减低,该怎么办?
有些抗抑郁药物会导致白细胞减少,如喹硫平。可在医生的的指导下服用一些升高白细胞的药物或是调整用药剂量,并定期监测血常规,必要时更换药物。
问题五:抗抑郁药会让人发胖?
部分抗抑郁药物由于能增加食欲,影响代谢,会使患者的体重有一定增加。由于许多患者在之前患抑郁过程中存在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而治疗好转之后由于心宽体胖而出现了体重增加,这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治疗作用。
对于体重有担忧或者存在高体重风险的患者,医生可以建议让他们服用对体重增加影响较小的药物例如舍曲林、安非他酮。米氮平、阿米替林、丙咪嗪等药物具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体重的副作用,在开药前医生会征询患者意见从而调整治疗方案。
问题六:出现便秘,怎么办?
便秘时,应注意饮食,多饮水,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可经常活动以促进肠蠕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偶尔可使用开塞露,但不能长期使用。也可口服药物如:乳果糖口服液、麻仁软胶囊、通便灵胶囊等。或者根据不良反应程度和病情状况遵医嘱减量或换药。
问题七:我担心抗抑郁药影响性功能,怎么办?
性功能障碍本身就是抑郁症的一种症状,同时抗抑郁药物尤其是SSRI类也会引起性欲下降、勃起功能障碍、射精延迟等等。
一旦出现此类问题,患者应当克服羞怯心理与医生沟通,医生可以换用对性功能影响轻微的药物例如安非他酮、米氮平、奈法唑酮等,但解决此问题的关键还是要彻底、及时的治疗抑郁症,获得痊愈。
问题八:吃了抗抑郁药却病情恶化?
由于抗抑郁药物起效时间长,在服用早期患者感受不到症状改善,同时出现一定副作用,会让患者以为是“病情恶化”。同时部分抗抑郁药物例如氟西汀、帕罗西汀在服用早期可能出现激活作用,表现为焦虑、激越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短期联用抗焦虑药物改善症状。
总 结
抗抑郁药被证实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方法,虽然其存在一定副作用,但是大部分副作用会随着治疗时间而减轻,并且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有效控制。
总体来说,在患者与医生的良性互动之下,用科学的方法原则指导使用抗抑郁药物,对抑郁症患者的康复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刘珊珊.抑郁症用药咨询标准化手册. 人民卫生出版社
2.张继志,吉中孚.精神药物的合理应用. 人民卫生出版社
3.李凌江,马辛.抑郁障碍防治指南.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