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白头丛竹图
- 创作年代
- 南宋
- 规 格
- 纵25.4cm,横28.9cm
- 幅 式
- 纨扇
- 材 质
- 绢本
- 画作类型
- 设色画
- 现收藏地
- 北京故宫博物院
画作内容
图绘白头翁鸟两只,栖于丛竹之中。图中的丛竹,自竹篁中长出的几枝落叶的老枝,画幅左上方伸展,这就打破了左面景物过于稀疏的格局。左侧的老枝,竹叶开始枯黄,在几处竹叶根部略见积雪,分明是初冬时节。两只鸟伫立于一根枝权上,上者低头梳理羽毛,长尾下垂;下者凝视前方,姿态逼肖。
[2]
本幅无款。钤鉴藏印“佟氏家藏”。
创作背景
艺术鉴赏
《白头丛竹图》局部
(2张)
画面上,两只白头翁立在竹枝之间.一只平视前方,另一只低着头,用喙梳理羽毛,动作显得十分传神。竹子采用双钩填彩画法,尤是竹叶似剑锋不锐利。在着布局上,色调构图缜密。
[3]
《白头丛竹图》在用线上,竹的线条勾勒坚挺劲利,用笔顿挫提按有力,叶的勾勒显出飘逸、灵动,枝的用线则稳健,叶与枝在统一中求变化。白头翁身上的绒羽则用尖毫细笔勾出,与竹一柔一刚形成强烈的张力,既表明了两者形态、质感上的不同,也强化了内在的冲突:环境严寒、凛冽而白头翁的温柔可爱。凌寒不屈的寓意需要相应的笔法和设色与之相称。白头翁作为主体以黑、白、灰为主,既朴素大方,又对比强烈地镇住画面。在中国传统色彩学中,黑与白是所有色彩中的极色,它们在这幅画中被赋予特殊的关注。衬景的竹子先染墨后施色,显出了色调的沉着,竹叶稳沉的绿与古铜色绢底既有反差,又有参差的层次,构成和谐的统一。叶尖、叶背以及次要的竹枝淡淡施以摊墨,进一步融合了绢与竹在色彩与空间上的联系。通幅调子淡雅、朴素、沉着,既是客观的写照而又融人主观的情趣,体现了工笔花鸟画形式所特有的设色的法度:主辅必明,傅染必渐,洪托必匀,雅俗必分,层层值染,使得墨与色和谐相融。这一切不仅增加了色彩的厚度,而且也使画面显得细腻而丰富。这种微妙屯自然、柔和的变化及空间控制之精妙,是意笔花鸟画难以企及的。在构图上,静态的白头翁栖于主位,理羽的白头翁处于辅位,一静一动主次的安排,既莫定画面“静”的基调又使画面有“动”的生气。衬景中最醒目的竹干从画面中下部向左中下方斜长出画外,白头翁站立的竹枝伸向右中上方,与右斜带叶小枝形成右上方与中下部的连势,加之竹叶横生长势,与白头翁站立的竹枝同长于一个竹节点,但长势相反且与止于画面的辅枝一起,形成多层次的、非十字形的交叉,既丰富又统一,与冲出画外的竹干长势一同把人的联想引到画外无限的空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