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是指将各种食材配以辅料,加工制作为成品或半成品
,
经简易处理即可食用的便捷风味菜品 。 既连接农产品生产源头的
田间地头, 也连接着餐桌消费, 是十分具有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
。为抢抓预制菜产业黄金机遇期, 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现
结
合梁平实际, 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
、 总体要求
(
一 )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入
学
习贯彻
党
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 扎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系列重要指示要求, 把握新发展阶段, 完整 、准确 、
全
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融入新发展格局, 认真落实“生态优先当示
范 、绿色发展当标杆”要求, 以建设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为契
机, 充分
发挥好新型工业化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围绕打通产业链 、
完善供
给链 、升级消费链 、连接市场链 、提升价值链, 加快推进
预制菜全产业链标准化 、数字化 、融合化建设, 推动农产品向食品化升级 、农业供给侧向需求侧升级, 进 一步提高预制菜产业核
心竞争力
, 大力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中国 (
西部)
预
制菜之都”。
(
二 ) 基本原则
1.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论述, 坚持产业生
态
化
、生态产业化, 推进产业结构绿色化 、生产方式绿色化, 加
快
构
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扎实推动预制菜产业绿色化、
高
端化、智能化发展。
2.坚持总
体谋划,分步实施。坚定发展信心, 率先扛起全市
乃至整个西部预制菜产业发展大旗, 通盘考虑 、准确把握预制菜
产业培
育
发展全过程, 突出重点 、抓住节点, 聚焦规划布局产业
园 区
、优化补齐产业链条 、制定出台配套政策等重点, 加快推动
全区预制菜
产业近期见效 、远期高质量发展。
3
.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加强政府引导, 强化统筹协调 ,
既
不越位、也不缺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积极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主动性 、创造性, 激发内生发
展动
力, 加快形成高质高效的工作合力, 推动预制菜产业又快又好
发
展。
(
三 ) 定位目标
以川
菜
为主攻方向, 围绕川菜清鲜见长 、麻辣著称 、味型多
样
、受众范围广等特点, 结合“即食”“即热”“即烹”“即配”4
种形态,将各种
农副产品开发为各种味型的特色食材,打造以“川
菜”为
重
点的标准化、特色化 、产业化预制菜品牌。
到
2025 年, 预制菜产业园区规划面积达 15 平方公里, 全产
业链年产值达 500 亿元以上 。集原材料供应 、生产加
工 、冷链配
送
、 中试研发 、 电商金融于 一体的预制菜产业集群基本形成, 成
功培育 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预制菜龙头企业, 打造 一批驰名中
外
的预制菜品牌。
到
2030 年, 预制菜产业园区规划面积达 30 平方公里, 全产
业链年产
值达 1000 亿元以上。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
列, 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预制菜产业高地基本建成, 成功
打
造“中国 (
西部) 预制菜之都”。
二
、 重点任务
(
一 ) 提升预制菜产业核心竞争
力
1
.
建设预制菜产业研发平台。加强与知名农科院、高等院校
以及全国预制菜龙头企业 、行业协会合作, 共同建立预制菜产业
联
合
研发平台 。加强技术成果转移转化, 攻关固色 、耐氧化 、贮
藏 、灭菌 、包装等技术工艺 。根据农产品原料营养大数据 、膳食
营养指南以及不同年龄 、不同人群需求, 构建产品精准营养设计
模
型 。 强化预制菜营养科学 、风味科学 、 品质形成机理与调控等
食品科学理论研究, 推进新形态 、新品类 、功能性预制菜等系统
性研发, 形成新菜品定期发布机制, 推动预制菜高端化发展
。
2.提升预制菜企业智能制造水平。加快推动现有预制菜企
业
大数据智能化转型升级, 提速建设食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
节
点, 建成 一批具有标杆和示范意义的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 。推动预制菜原料清洗 、解冻 、切配 、加热 、包装等生产关键环节
机械化 、 自动化 、数字化升级, 提高生产效率和品控能力 。 引
导
预制菜生产企业科学集成应用生物 、工程 、环保 、信息等技术 ,
积极开发 、使用绿色高效的预制菜生产技术和装备, 推进生产方
式绿色化 。实施科技企业成长工程, 加快培育 一批拥有自主知识
产权
和
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 、高成长性企业。
3.推动预制菜产业特色化发展。立足我区特色农产品, 积极
研发推出 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预制菜产品 。 围绕大米, 加快方
便
米
饭 、 自热米饭 、速冻米制品 、“米饭+
浇头”方便速食套餐等即
热
类预制菜研发 。 围绕生猪, 积极推出分割肉 、方便即食肉 、发
酵肉、腌腊肉 、酱卤肉以及畜禽类高档休闲熟食产品。依托 50
万
亩果
蔬种植基地, 加大特色果蔬品种推广力度, 推动发展净菜 、
配菜等即配类预制菜, 积极推广果蔬罐头 、发酵及脱水蔬菜等产
品
。 围绕生态渔, 抓好水产品深加工, 适时推出生鱼片等即配类
预制菜, 探索推出麻辣鱼 、酸菜鱼等即烹类预制菜 。大力开发风
味
竹笋 、豆干 、柚子果脯、 卤制品等即食类预制菜。
(
二
) 发展壮大预制菜产业集群
1.
加快建设预制菜产业园区。合理布局生产加工区、物流枢
纽区 、综合服务区等功能分区, 提前谋划建设道路 、标准厂房等
基础设施, 引导预制菜产业有关企业尽快落地 。完善污
水处理、
食品检测检验中心 、辐照中心 、大数据信息化中心 、统 一结算和
供应链
金融中心等生产性服务功能和产品发布中心 、院士苑 、专
家楼 、酒店商务 、美食体验街区等生活性服务功能, 增强产业承
载力 。积极推进能效“领跑者”和绿色工厂建设, 提升绿色园区建设水平 。推动“智慧”渗透到园区建设与运营各个环节, 打造
智
慧园区。
2.引进培育预制菜产业示范企业。整合招商力量, 组建预制
菜招商工作专班, 发动驻外招商组靶向式对接, 精准招商, 加
快
引进 一批全
国预制菜知名品牌企业落户梁平。推动农业初加工企业
向产业链下游拓展, 鼓励食品企业积极开发预制菜产品, 支持餐
饮
企业
向
产业链上游延伸, 进入预制菜加工赛道, 培育 一批涵盖生
产 、冷链 、仓储 、流通 、营销以及装备生产等环节的预制菜示范企业 。开展优质企业梯次培育行动, 扶持 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小
微企业, 壮大 一批有产业基础的规模企业, 打造 一批在全国乃
至
全球有
影响力的预制菜龙头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 加快形成资源
配
置
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预制菜产业企业集群。
3.做响预制菜产品品牌。建立完善的品牌培育、发展、保护
体
系
, 强化商标保护, 加大品牌建设支持力度, 积极利用线上线下
全渠道全领域全覆盖的品牌宣传渠道, 提高梁平预制菜品牌知
名
度、美誉度和公信力, 打
造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叫得响、有影响力
的
“梁平预制菜”金字招牌 。支持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 培育若
干知名企业品牌或
产品品牌。鼓励企业参加“渝见美品”等品牌推
广
活
动, 通过“智博会”“西洽会”等重要平台展示品牌形象。发挥
新媒
体在传播品牌文化、塑造品牌形象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融合传
播、营销传播。
(
三 ) 构建预制菜产业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1.建立预制菜产业标准化体系。着眼高标准引领高品质, 组
织开展
川
菜三大菜系预制菜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 逐步制定完
善预制
菜
从田头到餐桌系列标准, 加快制定预制菜产业园建设指
南 、预制菜产业园评价规范 、预制菜中央厨房建设指南 、预制菜
包装通用要求 、预制菜冷链物流运输要求以及预制菜分类基础
标准 、预制菜品质评价检测标准等基础通用标准, 推动预制菜产业
标准化 、规模化发展 。支持区内龙头企业建立预制菜企业标准
,鼓励参与制定预制菜国际标准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严把行业入口关,
提高预制菜产业准入门槛。
2.强化预制菜产业安全管控。按照源头准入、全程管控 、质
量可追溯的要求, 加强预制菜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 构建严格的预制菜产品质量管控体系, 确保预制菜在采购 、生产 、销售过程
中的食品安全 。加快建设预制菜检验检测中心, 搭建覆盖预制菜
全产业
链
各个环节的检验检测平台 。开展预制菜企业诚信体系评
价, 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 建立健全以信用为
基础的预制菜产业监管机制 。 引导企业推广运用先进质量管理方
法
。强化法治意识, 加强市场监管, 严厉打击“黑作坊”,维护消
费者合法权益。
(
四 ) 拓展延伸预制菜产业链
1.
建立健全预制菜原材料供应体系。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向
供应链上游延伸, 通过自建或与农民合作社 、家庭农场 、种养大
户
合作等形式, 建设 一批粮油 、蔬菜 、畜禽 、水产 、果品等预制
菜标
准化生产基地 。广泛运用各地优质的特色农产品以及香料 、
辣椒 、花椒等川菜常用佐料, 打造覆盖西部的川菜预制菜原材料
供应基地 。鼓励预制菜企业与国内外优质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
,
确保优质原材料可持续供应, 推动预制菜供应链专业化、系统化、
多样化发展。
2.提升仓储冷链物流水平。依托区域交通物流枢纽建设, 打
造涵盖
农副产品仓储及交易市场 、智能化冷链仓储 、分拣配送中
心等功
能
的明月山物流产业园 。布局建设 一批符合预制菜产业标
准的智
能化冷库 、常温库, 优化冷藏 、速冻 、保鲜等冷链仓储服
务供给 。大力引进仓储冷链物流龙头企业, 加快发展冷链物流 、智慧物流 。支持企业引进先进的冷链储存 、运输等专用设备, 提
升
流
通环节保障能力 。支持建设预制菜专供田头 (
塘头) 智慧小
站和销区前置仓, 形成预制菜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闭环供应。
3.拓宽预制菜产品营销渠道。搭建预制菜产业 、企业、产品
全方位展销平台, 举办全国性 、行业性预制菜产业峰会 、行业论
坛,
加强宣传推广, 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上线梁平预制菜
专题网站, 加强线上线下渠道协同, 策划系列线上线下营销活动
,
鼓励预制菜企业创建加盟网店, 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鼓励预制菜
企业与
国
内外头部企业建立销售合作关系, 共同链接国内外优质
快餐品牌, 带动预制菜企业全面融入全球 、全国供应链体系 。鼓
励预
制菜产品进机关 、学校 、工厂 、 医院等单位食堂。
4.深化多业态融合发展。深化“旅游+
工业”,支持预制
菜
龙
头企业布局建设川菜文化体验馆, 发展工业旅游 。鼓励预制菜企
业开发
旅游商品和文创产品, 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预制菜文旅商
品品牌
。推动预制菜上游原材料供应基地发展休闲农业 、体验观
光农业,
逐步形成以预制菜产业为核心, 现代农业 、美食文化 、
休闲旅游
等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三
、保障措施
(
一 )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区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
展工作领导小组, 由 区委 、 区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 统筹安
排
预制
菜
产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经济信
息委, 负责承担领导小组 日 常工作, 研究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
量
发
展
的重大规划 、重大政策 、重点项 目 、重要事项 。 区级有关部
门
进
一步提高政治站位, 强化责任担当意识, 按照职责分工, 加
强工作沟
通
协调, 通力合作, 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
(
二
)推动扶持资金多元化。推动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保
障机制, 不断增强预制菜产业发展活力 。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 、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预制菜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探索
设
立推动
预
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引导基金, 切实降低企业融资难度和成本。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和国有资本参股预制菜产业头部企
业
,
支持企业扩大再生产 。鼓励银行加大对预制菜产业的信贷支持
力度 。鼓励保险机构推出
一批预制菜专项保险产品。
(
三 ) 推进人才引育长效化 。建立健全预制菜产业人才引进
培育机制, 完善人才引进相关优惠政策 。鼓
励区内外职业院校 、
技能培训学校增设预制菜相关专业课程, 发挥餐饮协会 、预制菜
行业协会社会力量, 组织开展预制菜生产、电商直播、市场营销、
物流
配送等预制菜产业相关职业 (
工种 ) 技能人才培训, 大力培
养
预
制菜产业工人。支持建设 一批预制菜“产学研”基地。
(
四 )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 出台支持梁平区预制菜产业高质
量发展的激励措施, 最大力度支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做好趋势性 、全局性问题研判, 适时提出有针对性的产业发展建议供
企业
参考 。深入实地调研, 全面了解 、跟踪 、解决预制菜相关企
业发展过程中有关诉求, 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依托“渝
快
办
”平台, 提升手续审批办理效率 。 强化要素保障, 进 一步降低
企
业用水 、用 电 、用气等要素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