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古拉》內容簡介

外西凡尼亞示意圖
Photo by Hari Nandakumar on Unsplash

本書的作者 布蘭姆・史鐸克 (Bram Stoker) 是名愛爾蘭作家。在 1897 年,他出版了一本被認為是後世吸血鬼文化開山始祖的小說——《德古拉》(Dracula)。

故事起先藉由主角強納森・哈克 (Jonathan Harker) 前往位於現今羅馬尼亞中西部地區的外西凡尼亞(Transylvania, 本書譯為川夕凡尼亞)拜訪德古拉伯爵(Count Dracula)時記錄的手寫日記開始講述。

接著強納森隨後發覺這位「伯爵」老先生雖說乍看之下帶著點貴族氣質,溫文儒雅又學識豐富,但事實上恐怕並非如同外表看起來這麼一回事⋯⋯

直到讀者跟著他經歷了生理與心理的折磨,且成功逃離德古拉伯爵居住的古堡設法回到故鄉英國倫敦之後,本書的故事才算是自此正式開始。

《德古拉》作品介紹

古老日記示意圖
Photo by Balázs Horváth on Unsplash

本作《德古拉》在歸類上屬於書信體小說,其通篇以日記、信件、手稿和報告等的紙本形式來推展劇情,其他採用這種寫作體裁的則還有歌德 (Goethe) 所著的德文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但敘事多從單一角色主觀角度出發的寫作手法也就產生了相應的長短處。

讀者可在閱讀過程中直接理解出場人物當下的心理狀態,而從角色字裡行間的寫作習慣等等也能窺見和其他人物彼此的互動關係。

本作中並沒有留下被描寫成主要反派的德古拉伯爵他個人的手寫紀錄,因此讀者對這個人物的印象皆奠基於其他人物的看法;然而也因德古拉的話語權被排除,反倒能起到烘托這位「德古拉伯爵」形象神秘詭譎的作用。

雕像示意圖
Photo by Ruben Valenzuela on Unsplash

不可靠的敘事者

「不可靠的敘事者」是常出現在推理小說裡講述故事的一種方式,而其又可再衍生出「敘述性詭計」的寫作手法;某種程度來說本作也成功營造出一種類似的效果。

而在如艾蜜莉・布朗忒 (Emily Brontë) 所著的《嘯風山莊》(又譯咆哮山莊),讀者對於過去時間線所發生的事情除了透過日記之外,其餘皆仰賴於女僕奈莉如何告訴洛克伍德——也就是該作中的旁白才可得知。

另外由於這類敘事方式可留給讀者足夠的想像空間,因此也有許多電影戲劇採用這種手法來營造真相撲朔迷離的效果。

《德古拉》衍生作品

有人稱《德古拉》為「恐怖文學的經典之作」,這部作品使得「吸血鬼」這類超自然生物成為了文學、電影和流行文化中的常見元素,並且影響了許多後來的創作。

而《德古拉》本身也曾多次被改編成舞台劇、電影及電視劇等。其中 1992 年上映的電影《 吸血鬼:真愛不死 》加入了德古拉伯爵與強納森的未婚妻米娜 (Mina Harker) 橫越世紀的戀愛元素。

愛情線的增加似乎也讓觀眾對於德古拉這個角色多了幾分人味。而後 2004 年於百老匯首演,由 法蘭克・懷德恩 (Frank Wildhorn) 創作的同名音樂劇 《德古拉》(Dracula) 也延續了這個改動,除了在歐洲大受歡迎之外,也被改編成多國語言在世界各地接連上演。

除了百老匯版本之外,捷克也有以本書做為藍本進行改編創作的同名音樂劇《德古拉》,然而捷克的版本從出場人物到故事劇情皆與原作小說大相逕庭,幾乎可說是只取材自《德古拉》而已。另外關於捷克版《德古拉》的心得則可參考下面這篇文章。

延伸閱讀: 【音樂劇心得】《德古拉》台韓同步現場音樂劇直播初體驗

書籍相關資訊

最後若你對於這本書有興趣,歡迎點選下方的資訊圖卡前往網路書店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