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シテ:能里登场的人物中,跳主要舞的主人翁称作シテ。シテ之意为仕手,执行主要工作的人,即是指跳主要舞的人。由于能里面以主角シテ一人主义为重心,能并不着重全体描写登场人物间的
人际关系
,而以主角所跳优雅的舞为鉴赏目的。所以三位配角及其他登场人物的主要功能为帮助、烘托主角的演技。能的演出之主催者为担任主角的演员、三位配角是被邀请出演的,这种习惯本质上而言,是因能的艺术构造里拥有上述的起源之故。和主角有关的登场人物里,主要有—从者(ツレ)、和故事内容不太有深度相关的人物—伴随者(トモ)和伴随者当中单纯是以众多人数登场的龙套角色—(立众)。此外剧中儿童或是象征非常高贵人物的角色均由儿童演员所扮演,日文叫做子方。在上述角色当中,从者在非常少数的作品中如“蝉丸”、“大原御幸”里,会担任和主角同格的重量演出,此时这样的能称作两主角物(两ジテもの)。也有从者以下的角色不出现的能。以上所介绍的从者、伴随者、立众、子方均由专门担任主角的演员来演出。
ワキ:配角(胁方)的工作为在舞台上担任主角的对手。若是主角为亡灵的情况下,主角对现世的执念和对成佛解脱的憧憬,均由配角担任听者,或是担任其体现完成者。若是用形而上的说法来说,配角为主角舞的
接受者
。故而配角为僧侣的例子相当多。在能里面一定会有配角的登场。但是如上所述,配角的工作为担任主角的接受者,所以在舞台上很少有华丽的动作演出。所以就如同“担任配角的僧人看似想要烟草盆”“ワキ僧は烟草盆でもほしげなり”一般古川柳的说法,配角的工作主为在舞台
上座
著。虽然有时常常成为被揶揄的对象,但是不用说配角是能里面不可缺少的要素。配角的从者称为胁从者(ワキヅレ)。在很多情况下,其作用类似主角里的伴随者,不等同实际上胁从者的意味。配角和胁从者由担任配角的演员演出。若是将主角和配角的演出风格相比,一般的说法是配角的艺风属于刚直、硬派的类型。配角本来为“胁的仕手”“胁のシテ”的略称。以前是没有主角、配角的分别的。一座剧团里排名第二的演员,或是担任排名第一演员(称作太夫)的辅佐演员(后见役)都被称作胁,他们为了能够执行类似音乐监督的工作才由此产生所谓配角(胁役)。中世期、配角也担任地谣的统率者,由此影响下即使进入主角和配角开始分工的
江户时代
,地谣由配角担任的情况也是不胜枚举。随着时代变化,经历了配角和主角交替分工,或是在过渡期担任所谓的专门地谣方等等变迁,现在固定担任主角的演员其流派或是其
家庭出身
,也有不少早期是担任地谣方、或是配角工作的。
传统的能剧包括五出戏,中间三出或者四出穿插狂言,但今天的能剧更可能仅包括二出或者三出戏,中间穿插一出或者两出狂言。节目或者单剧都是基于序、破、急的基本
戏剧结构
(jo-ha-kyu,序言-解释-结尾),单剧则通常只有一个序,三部分破,加上一个急部分。
能剧的保留剧目,由《翁》和现存的分为五组的240个剧本组成。《翁》更多地是一种仪式而非演出。五个组的能剧,第一组为神剧(“神事物”)),主角首先以人出现,再以神明形式出现。这些剧动作缓慢,今天已经很少表演。
第二组
为战士剧(修罗物)。多数表演当中有这样的场景:在平源战争中战败一方的战士请求祭司为他的灵魂祈祷。
第三组能剧是假发戏。通常,假发戏是关于平安时期(794–1185)的一个美丽女人的故事,这个女人陷入深深的爱情之中。第四组能戏是最大的一组,一般称为杂能(zatsu noh),因为这种剧目涉及到多样的主题。
第五组
能戏叫做恶魔能(鬼畜物kichiku-mono)。这种戏动作最快,主角经常首先以人的形式出现在第一场,后来第二场中复以恶魔的身份出场。
能戏《葵之上》是经常上演的常备剧目。该剧的原作者不详,它是由
世阿弥
根据11世纪的一部由
紫氏部
撰写的小说《
源氏物语
》改编成。
一开始,宫廷官员(为“胁连”的角色)解释说葵是一个叫做源氏的宫廷贵族之妻,身怀六甲,女巫瑛日被招来,想搞清楚到底什么鬼魂附体。折叠的
袍子
放在舞台前面,代表葵。
女巫(“连方”的角色)将附体的鬼魂招来了。
鬼魂走来。主角戴着代表复仇女神的面具。她是源氏的失宠的情人六女。六女述说他自己的遭遇,她说,这个世界上幸福乃是昙花一现,它对容光焕发的源氏的妻子葵充满怨恨。在不久前的一次节日
聚会
上,葵的车将六女的车挤到一边,六女受到进一步的羞辱。
六女的灵魂用扇子殴打葵,然后就走入舞台后面。助手用袍子挡住观众视线,主角取下复仇女神面具,换上女魔鬼面具。
宫廷官员叫来信使,要他邀请山中的苦行僧过来驱逐魔鬼。
驱邪开始,主角回到舞台中央,现在戴上了恶魔的面具,手中挥舞魔杖。他们激烈交战,六女的愤怒的灵魂被苦行僧的咒语打败了。佛法的胜利和葵的得救,这个结局与小说《
源氏物语
》大相径庭;在小说里面,葵在生产源氏之子时死去。
能剧
表演和剧本
狂言这个词通常指的是在两场能剧中穿插的独立的喜剧。但是这个词也指狂言的演出者在能剧中所扮演的角色 (又叫爱狂言aikyogen)。在能剧中的狂言角色,有些是能剧的有机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狂言是通向两场能剧之间的过渡桥梁。在后面一种情况下,狂言表演者独自在舞台上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剧情。这种讲解 给能剧的主角足够时间换装,并且,对于
封建时代
那些未受过教育的观众来说,这样做也便于理解。
目前,大约有260种独立的狂言剧目。按照最普通的分类,可以将他们分为下面几个组。胁狂言(吉利剧),大名 (封建地主) 剧,他罗剧(“他罗”是作为主角的仆人的名字),婿(女婿) 剧,女 (女人) 剧,鬼(魔鬼) 剧,山武神(山中
苦行僧
)剧,出家(佛教僧侣) 剧,盲 (盲人) 剧,舞(舞蹈)剧和杂(杂) 剧。除了杂剧之外,最大的类别属于他罗(仆人)剧。仆人剧的主角是一个聪明的普通人,他从不试图逃避他作为仆人的命运,并且能够通过与主人善处而使得生活更为快乐。
狂言的服装比起能剧来就简单多了。服装大多是中世纪日本的日常服饰。多数狂言剧不使用假面,虽然有50个剧目使用,通常也是使用在非人类的角色,例如:动物、神灵和鬼魂。与能剧的表演者毫无表情比起来,狂言的表演者大量使用丰富的
面部表情
,以达到喜剧效果。
野村万斋
(1966年4月5日 -),日本著名
狂言师
,被誉为未来国宝。属于和泉流的六世野村万藏家系。狂言师二世野村万作与诗人阪本若叶子之长子,狂言师六世野村万藏之孙。出生于
东京都
,本名野村武司。
东京艺术大学
音乐学部邦乐科毕,主修
能乐
。曾任东京大学、御茶之水女子大学讲师,现(2005年)为东京艺术大学讲师。2002年起出任世田谷公共剧场艺术总监(任期五年,且于2008年续任)。
1970 年三岁时就以「靱猿」一剧踏上了舞台。94 年承袭曾祖父野村五世的隐居名「万斋」。同年,演出
NHK
大河剧
「
花之乱
」的细川胜元一角
97 年演出 NHK 晨间连续剧「あぐり」的望月映介一角而获奖无数。电影的演出是演出
黑泽明
所导的「乱」(85 年)的鹤丸以及本作「阴阳师」系列的
安倍晴明
。
另担任世田谷公共剧场的艺术总监。预计准备演出英国经典莎士比亚之「
哈姆雷特
」在六月公演。在日本公演后,决定在英国的沙德乐威尔斯剧场公演。
以电影「阴阳师」为首,超越日本传统
艺能界
活跃的狂言大师野村万斋在国内外都受到极大注目。
映画「阴阳师」得奖记录:第 44 回蓝丝带奖最佳男主角、第 25 届日本演艺学会新人奖与最佳男主角(优秀奖)两个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