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中的男生非常抓狂的一句话是:对不起,你给不了我安全感。
安全感,安全感,到底什么是安全感!?
为什么女生会缺乏安全感?如何才能给女朋友安全感呢?
让我来给你普及下吧。
一、安全感的来源
1.人格的建构
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三部分,自我、本我和超我。
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具有很强的原始冲动力量。
自我,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作用是调节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需求。
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是道德化了的自我,由社会桂法、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其兴城市社会化的结果。
而心理学家罗杰斯的研究表明,理想中的我(超我中的理想自我)和现实中的我会出现分离,当差异过大时,心理问题就会不断出现,安全感的基础就会瞬间崩塌。
所以,如果父母对女生的期望很大,或者女生的自我要求比较高,但是现实中自己却并不如人意,就会缺乏安全感。
2.重要他人:安全感的载体
第二种缺乏安全感的原因是重要他人的缺失。
生活中最大的幸福就是,坚信有个人永远在我们的背后爱着我们;人生最大的痛苦是心灵没有归属感,或者转身后没有什么期待。
而那个我们“仿佛”转身即可期待的人,就是我们的重要他人。我们和他们之间有一条无形的“连接”,我们不仅会在第一时间闪回到那个人,而且,他们本身就是“我”的组成部分,我们的言谈举止、思维方式、感受模式中都带着他们的影子。
当我们不小心跌倒了,我们会下意识地说“哎呀,我的妈啊”,这就是闪回到母亲的例子。
女孩子一个人在外打拼,远离家庭,远离了从小到大作为重要他人的父母,当然就会缺乏安全感。
我有一个女同事,工作不如意时,就总喊着要回家乡发展,为什么要回家乡发展?因为那里有重要他人——父母。
重要他人是如何形成的呢?熟悉感。两个人在一起久了,半年之后,时间感和空间感都和他发生了联结,喜怒哀乐也都他联结着。
所以,有空就多陪陪女朋友吧。
3.情绪关联
为什么我们喜欢83版西游记?因为那是我们童年的回忆。看到六小龄童,童年美好的回忆就都激活了。这就是情绪关联。
所以,有的女生之所以在爱情中缺乏安全感,可能就是因为以前的恋爱中有过不好的经历。下一份爱情来临时,就会自动激活那种不好的经历。
4.依恋关系:基础安全感的根据地
当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我们会和母亲发展出一种积极的、特殊的情感纽带,就像一条无形的脐带。
婴儿总是试图维持和母亲的接触,当母亲不在时,婴儿烦恼,婴儿和母亲在一起会更加轻松快乐,而与其他人在一起则焦躁不安。
依恋会从根本上决定人的情绪、情感和社会性行为,形成其人格特征以及对人际关系的基本态度。
如果婴儿的养育不当,没有形成足够的依恋关系,女孩成年之后就会缺乏安全感,充满焦虑。
5.家庭亲密度:人际安全感的基础
现在有一个很流行的说法,认为原生家庭幸福与否决定着新生家庭是否幸福。在某种意义上,父母在我们年幼时对我们的照顾决定了我们成人后的人际安全感水平。
如果原生家庭中,父母对孩子不够关注,孩子就会发生分离性焦虑,仿佛整个世界都塌了。成人之后,女孩会在意他人关注我们的目光,表演型人格障碍就是这样发生的。
如果孩子没有感到被母亲需要,就有可能形成讨好型人格,竭力委屈自己来满足别人,以获得被需要的感觉。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女孩更容易形成这种心理。
斯普兰格将青春期视为人的第二次诞生,这次诞生经历的是人格的最终完善,我们需要获得家中强势权威的认可,这个人通常是父亲。只有父亲认可我们,我们才会长大成人。
所以,在那些父母特别溺爱孩子的家庭中,父母总是把已成年的女孩视为小孩子,这样女生往往成熟得更晚,更需要被照顾的安全感。
此外,原生家庭还会给女孩子被包容、被接受的感觉,这都是安全感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