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先生從年輕的時候就開始抽菸,一直咳不停是他的老毛病,最近5年痰變得很多,甚至一層樓梯要爬3分鐘。5年前去看病時,胸腔科醫生就說王老先生是得到了肺阻塞,台語叫做「肺ㄏㄧˋ ,塞ㄊㄚ ,病ㄅㄟㄣ」,勸他一定要馬上戒菸,還開了一些噴劑藥物請王老先生每天要乖乖使用。

沒想到王老先生不聽醫師的話,門診只去了一次就不去了,菸一直抽到去年前才戒,後來只要一活動整個人就喘個不停,人變得越來越瘦,今年冬天本來要過66大壽的生日,沒想到天氣一冷不小心感冒就喘了起來,住進了加護病房,全家上上下下都擔心得要命,王老先生的病情也成為附近鄰居茶餘飯後的話題。

陳媽媽:「隔壁鄰居的王老先生,住進加護病房,聽他兒子說醫師建議要考慮氣切!」

李大姐:「千萬千萬不要氣切!我聽人說一氣切完……人很快就死了!」

陳媽媽:「是喔!那我趕快去跟王老太太講,千萬不要同意讓她先生氣切」

於是,等到了醫院加護病房的會客時間時......

主治醫師:「上次跟你們談的,想要幫王老先生安排氣切手術,請問考慮得如何?」

兒子:「我們還是不要安排氣切好了……」

主治醫師:「喔,這是為什麼呢?」

王老太太:「因為我們聽鄰居說,人只要一氣切很快就會死了,所以我們拒絕氣切!」

醫療謠言滿天飛,害苦害死許多患者

關於醫療,台灣常常有許多錯誤謠言滿天飛,常見的譬如有:

「氣切很可怕,人只要一氣切完很快就死了!」

「醫師叫你吃血壓藥(或血糖藥),千萬不要吃,一吃了就要終身吃藥!」

「醫師說你腎臟壞掉叫你洗腎,千萬不要洗,一洗下去就會終身洗腎!」

「癌症的藥物很毒,人得到癌症不要馬上接受治療,只要吃少一點,用絕食可以餓死癌細胞!」

深究氣切謠言背後的主要原因,通常是加護病房中呼吸衰竭的重症患者需要做氣切手術,而這些重症患者當然會有比較高的死亡率,若部分接受氣切患者後來仍然不幸死亡,就被謠言順理成章冠上:患者因為接受氣切手術,所以人很快就死了。

在經過主治醫師清楚的解釋之後,王老先生的家屬終於同意氣切,之後被陳媽媽得知,背後搖搖頭說:「王老太太怎麼沒聽我的勸告呢?氣切會害死王老先生啊!」

王老先生帶著氣切與呼吸器穩定轉出加護病房後,因為有了氣切的幫助在病房中積極的復健恢復體力,也成功從嘴巴進食,在規律的使用藥物之下,肺阻塞漸漸得到了控制。

一個半月之後在積極呼吸復健之下,王老先生終於成功的脫離使用呼吸器,可以整天不用呼吸器成功拔管,此時醫師再三確認王老先生情況穩定之後,找來了外科醫師縫了三針把氣切傷口縫好,住院兩個月之後王老先生終於成功返家,逢人就說吸菸是多麼的不好,請親朋好友有抽菸的人趕快戒菸!自己再也不敢吸菸了!

鄰居李大姐陳媽媽,都驚訝的歪著脖子看著王老先生脖子上短短的那一條氣切傷口,聽著王老先生訴說這次住院的奮鬥史,李大姐陳媽媽心裡想:「原來氣切是長這樣!」「謠言把氣切說的好誇張...還以為氣切一定會讓人臥病等死,讓人臥病等死的是疾病,而不是氣切!」

生病讓所有人都上了寶貴的一課,才清楚知道原來是:醫師評估可以救活的病人並且病人病情有痊癒的可能性,或者家屬希望長期插管的患者繼續活下去時,當患者需要長期插管使用呼吸器時,基於生活品質的維持,醫師才會問你要不要做氣切用來代替插管!

而氣切後讓病人的照顧更方便,病人可以更積極復健,有更大的脫離呼吸器成功率,病人也能因為氣切得到更舒服的生活品質,而不是氣切就等於死亡或是臥床拖磨人生。而氣切反而是讓病人有機會遠離臥床!讓家人離世前至少能得到更好的生活品質,讓必須使用呼吸器維持生命的家人能免於長期插管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