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是具有近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公元前 6 世纪,古波斯帝国曾盛极一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为该地区各民族的融合、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公元前 4 世纪起,伊曾先后遭到希腊人、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阿富汗人及英俄殖民者的入侵和统治。波斯帝国的兴衰及多民族文明的交融,造就了波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一)公元前的伊朗

史前伊朗:据考古发现,早在距今约 10 万年的旧石器时代中期,便有人类居住在伊朗西部高原地区。

埃兰王国(公元前 3 千纪上半期至公元前 639 年):埃兰人居住在伊朗高原西南部卡伦河流域,他们是伊朗高原的土著人。公元前第 3 千纪上半期,埃兰人建立了国家。公元前 1176 年,埃兰国攻陷巴比伦。公元前 639 年,埃兰国被亚述人所灭。

米底王国(公元前 639 年至公元前 550 年):公元前 2 千纪,中亚的雅利安人的一支南迁至伊朗高原,并逐渐与土著居民融合、同化,形成了伊朗人的主体。公元前 7 世纪中叶,米底部落击败周围其它部落,建立了伊朗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雅利安人国家。公元前 6 世纪初,米底部落征服伊朗西南部的波斯部落,并灭亚述帝国,其疆域扩至现土耳其安纳托利亚东部、现伊朗西部、东部和西南部。公元前 550 年,米底国被波斯帝国居鲁士二世所灭。

波斯帝国(公元前 550 年至公元前 330 年):波斯部落最初居住在伊朗高原西南部,后经过数十年扩充疆土,公元前 550 年,居鲁士二世大帝推翻米底部落的统治,建立了波斯帝国。在国王大流士一世(公元前 522 年至公元前 486 年)统治时期,波斯帝国达到鼎盛时期,其疆土东起印度河流域,西至巴尔干半岛,北起亚美尼亚,南至埃塞俄比亚。包括 70 个民族, 5000 万人口,近 700 万平方公里土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波斯帝国在公元前 492 年希(腊)波(斯)战争后逐渐由鼎盛走向衰落。公元前 334 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三世东侵,征服波斯全境。

亚历山大帝国和塞琉西王国的统治(公元前 330 年至公元前 247 年):亚历山大三世在波斯积极推行“希腊化”的殖民统治。公元前 323 年,亚历山大三世死后,他所建的帝国分裂 , 其部将塞琉古(马其顿人)夺得帝国东部广大地区,并于公元前 312 年称王,以叙利亚为中心建立塞琉西王国,中国古称条枝。塞琉西王国全盛时,疆域包括小亚细亚、叙利亚、两河流域、波斯和中亚的部分地区。

安息王朝(公元前 247 年至公元 224 年):公元前 247 年,波斯的帕尔尼部族打败塞琉西王国军队,在波斯土地上建立了阿萨希斯王朝。中国史称安息王朝,西方史学家称之为帕提亚王朝。安息王朝由于同罗马的长期战争和朝廷的内讧,从公元 1 世纪以后逐渐衰落。

(二)公元后至 20 世纪初的伊朗

萨珊王朝( 224 年至 651 年):公元 224 年,安息王朝被萨珊王朝推翻。萨珊王朝建立后又向东扩张至印度河中上游,曾一度成为古代伊朗最辉煌的时期。随着同罗马帝国的战争、封建割据、人民起义、中亚游牧部落及阿拉伯人入侵而逐渐衰落。

阿拉伯帝国统治下的伊朗( 651 年至 11 世纪初):公元 651 年,阿拉伯帝国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 · 依本 · 阿凡推翻萨珊王朝,占领波斯全境。伊斯兰教取代袄教(拜火教),成为伊朗居民的主要信仰。伊朗被征服后,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个行省。自公元 661 年至 11 世纪初,阿拉伯帝国先后经历了倭玛亚王朝和阿拔斯王朝,伊朗成为这两个王朝的一部分。从 9 世纪起,阿拔斯王朝日渐衰落,在伊朗境内及其邻近地区,相继出现一些独立或半独立的地方封建王朝,与其分庭抗礼。

塞尔柱突厥人的统治( 11 世纪初至 12 世纪末): 11 世纪初,塞尔柱突厥人由中亚兴起,先后征服巴格达、叙利亚、拜占庭帝国,建立起一个东起中亚、西至博斯普鲁斯海峡,包括伊朗在内的塞尔柱帝国,但帝国不久即告分裂。 12 世纪末,花剌子模王国(今乌兹别克境内)夺取伊朗东北部, 13 世纪初占领伊朗全境。它统治的疆域还包括伊拉克、阿富汗等地区。

蒙古的侵略和伊儿汗国:成吉思汗与 1219 年率军西侵,先后征服了花剌子模、中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等地,杀死花剌子模国王,掠夺大量财物后撤回蒙古本土。 1229 年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二次讨伐花剌子模,杀死国王后返朝。 1260 年,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再次率兵占据伊朗并建立以伊朗为中心的伊儿汗王朝。此后,蒙古人逐渐接受了伊斯兰教,并任用伊朗人为行政官吏。

帖木儿的侵略( 1380 年至 1405 年):随着伊儿汗国的逐渐衰落,当时的伊朗又陷入地方封建王朝割据之中。西察合台汗国(今乌兹别克境内)的国王帖木儿( 1336 年至 1405 年在位)在夺取中亚地区后于 1380 年至 1393 年征服伊朗全境,继而侵占美索不达米亚,并入侵印度。 1405 年帖木儿死后,他的帝国迅速瓦解,统治范围只限于河中地区和伊朗东部。

萨法维王朝( 1502 年至 1722 年):帖木儿死后的近一百年中,伊朗再次陷入各地方封建王朝的纷争割据之中。其中,萨法维王朝建于 1502 年,此后一直向外扩张,极盛时版图包括阿富汗的坎大哈、赫拉特。萨法维王朝与奥斯曼帝国曾长期进行战争。萨法维王朝是伊朗历史上第一个以什叶派伊斯兰教为国教的朝代,对什叶派在伊朗的发挥壮大起了重要作用。 17 世纪末,萨法维王朝日渐衰落。 1722 年,阿富汗的吉尔扎部落在马赫穆德的领导下,攻占萨法维王朝国都伊斯法罕,并自立为伊朗国王。

阿夫沙尔王朝和赞德王朝( 1736 年至 1796 年): 1736 年,来自伊朗霍拉桑地区的部落首领纳迪尔率军把阿富汗人逐出伊朗,并以马什哈德为中心建立阿夫沙尔王朝。经过数年战争,阿夫沙尔王朝版图一度东至阿富汗和印度北部,西至巴格达,北接里海,南濒波斯湾。 1747 年,纳迪尔国王死后,其儿孙为争夺王位而爆发内战,各路诸侯纷纷称王,其中凯历姆汗( 1749 年至 1779 年在位)以设拉子为首都建立了赞德王朝。经过多年战争,赞德王朝占据了除霍拉桑及以东地区以外的阿夫沙尔王朝的土地。 1779 年凯历姆汗死后,赞德王朝分裂。 1792 年和 1796 年,赞德王朝和阿夫沙尔王朝先后被凯伽王朝所灭。

凯伽王朝( 1779 年至 1921 年):凯伽王朝建于 1779 年,首次定都德黑兰。凯伽王朝初期,西方列强加紧在伊朗的争夺。 1801 年俄国兼并格鲁吉亚;英国同伊朗三次战争导致伊朗割地赔款及承认阿富汗独立。此后法国、奥地利、美国等相继强迫伊朗订立了不平等条约。 19 世纪下半叶,英、俄攫取了在伊采矿、筑路、设立银行、训练军队等特权。 1907 年,英、俄两国相互勾结划分了在伊的势力范围:北部属俄国,南部属英国,中部为缓冲区。

19 世纪下半叶至 20 世纪初,随着欧洲列强的侵入,伊朗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社会经济衰落,封建统治专横残暴,多次发生人民起义。 1921 2 月,军官礼萨汗 · 巴列维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建立巴列维王朝。

(三) 20 世纪后的伊朗

巴列维王朝及其覆灭:礼萨汗 · 巴列维( 1925 年至 1941 年在位)对内采取了一些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但同时实行个人独裁。 1921 年,伊与苏联签订协议,废除了沙俄与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1927 年,伊宣布废除所有与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外国在伊的领事裁判权,并实行关税自主。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伊朗与纳粹德国关系较密切。 1941 6 月德国入侵苏联后,英国和苏联出兵伊朗。礼萨汗 · 巴列维被迫退位,其子穆罕默德 · 礼萨 · 巴列维继位( 1941 年至 1979 年在位)。 1942 1 月,英国、苏联和伊朗订立同盟条约。 1943 9 月,伊朗对德宣战。

二战结束后,伊与英、美关系趋于密切,英、美对伊在政治、军事上给予大量支持和帮助,同时也趁机控制了伊的经济命脉。 60 年代初,巴列维为巩固其统治,缓和国内各阶层间日益尖锐的矛盾,提出以土改、工人入股分红、出售工厂股票、在农村开展卫生和扫盲运动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改革计划”。这一以世俗化和现代化为核心的改革计划又称“白色革命”。但由于脱离国情、触及宗教人士利益,造成经济严重失调,贫富悬殊加剧,各种社会、宗教矛盾激化,各地动乱不断升级。 1979 1 月,国王被迫出走海外。 2 1 日,因领导反国王运动而流亡国外的宗教领袖霍梅尼返回伊朗。 2 11 日,忠于国王的军队倒戈,巴列维王朝覆灭。霍梅尼宣布成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