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个回答
心疼到只想哭的音乐。
大段大段冗长的前奏,创造出无法自拔的幽暗世界。
是一个孤独的生灵无助的呐喊,是没有硝烟的自我沦陷。
是在每个孤独落寞的夜晚,睡前欲死欲仙的交媾。
个人最喜欢的是the same deep water as you, last dance, bloodflowes, prayers for rain, apart, trust, burn, homesick, plainsong,cold,it' s use to be me这些幽暗低沉内敛伤痛又大气磅礴的歌曲,有些歌曲气势恢宏,犹如中世纪的回音,是回想前世的峥嵘,前世的爱恨离愁。
在trilogy 的演唱会上,robert 演唱the same deep water as you 把自己唱哭了,很疼很疼的感觉。
对于很红的picture of you, lullaby,特别是friday i'm in love,个人认为是另一种风格,而且恰恰是the cure 不太常见的风格。
据说只有love song 和 lullaby是robert smith 认认真真坐在桌前写出来的,其他的歌都是在某一个情绪来的时候迷迷糊糊写出来的。申明这个情绪和毒品没有任何关系,因为robert smith规定乐队成员禁止使用致幻用品。难以想象,如果他每首歌都是坐在桌前认认真真写歌的话,会红成什么样子。
2016年冬天,我在巴塞罗那某个山顶体育场看了一场The Cure的演出。
喜欢这支乐队多年,也曾多次设想与其见面的场景:是每首歌出来都录一小段视频发朋友圈,还是全神贯注盯着Robert Smith洗耳恭听。
为了能占个好位置,20:00我已经进入了内场。暖场乐队有些糟糕,即便主唱派头和Ian Curtis神似,微弱的音墙伴着主唱毫无辨识度的嗓音让人心生厌倦,好不容易听见主唱说”the last one“,台下顿时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我们日夜期盼的人儿就要出现了。
好不容易送走了暖场乐队,工作人员立马清场并陆续换上The Cure的设备,吉他手和贝斯手人均四把琴,RS的效果器盒有棺材那么大,是两个哥们一起抬上来的。体育场的两侧还是有很多空位,我为今晚的上座率偷偷捏了把汗。
21:05分,乐队成员齐上阵。RS穿着宽松的连帽黑色卫衣,背上印有it can never be the same字样的经典黑色吉他面向人群。一阵密集的鼓点,乐队奏响了《Open》。Simon Gallup像只猴子似的四处乱窜,身上那件Iron Maiden的无袖T恤格外显眼。
开场曲《open》
兴奋,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表情。后面的哥们静候RS开唱。没有传说中的泪流满面,只有喜悦和激动。我想多年愿望实现的情绪就应该是兴奋和喜悦,那些所谓的泪流满面多半是自己假定的情绪人为生成的结果,和现场多半没有关系。或许是西班人天生的热情使然,我的耳朵已经被各种跟唱的声音所淹没。
一曲唱罢,RS用西班牙语和大家打了一声招呼便迅速进入了第二首。我往后瞧了瞧,体育馆早已人声鼎沸,座无虚席。接着是早期歌曲大联唱。《Faith》《Japanese Whispers》《The Top》《The Head on the Door》等专辑金曲轮番轰炸,我后面跟唱的小哥一直没能停止。前方一些中老年歌迷团开始小幅度跳跃,一个扎着小辫的老哥尝试Pogo,给人群撞开了不少间隙。我趁机上前一步,离RS又近了一些。
Shake Dog Shake
每首歌结束,乐队成员都会换琴,不得不感叹演出的专业。声场效果也是趋近完美,歌曲和原版几乎一模一样。而每首歌的前奏一响,西班牙乐迷便不由自主的跟着哼了起来,他们记得每一句歌词,甚至连间奏也不放过,我严重怀疑他们能背出每一个音符。在如此专业的乐迷围攻下我心生惭愧,毕竟我能唱出口的只有几首一线金曲。我当即痛下决心,回去一定好好背诵歌词,争取下次现场不掉链子。

(看演出从不录视频的我也管不住自己的小手录了两个小视频:Pictures of You)
RS没有任何互动,一曲接着一曲。当《A Forest》接近尾声的时候,全场观众跟着贝斯节奏不约而同的拍起了手,这情景在我长达10年的看演出生涯中从未出现过,令人感动不已。
演出整个分为四Part:分别演唱不同类别的作品。每一Part结束乐队成员进入后台,工作人员迅速上前调琴,不到5分钟,乐队又出来接着干了,完全是一副劳模的做派。

Charlotte Sometimes
最后一Part是一线金曲,我终于可以显得合群一些了。毕竟这些歌我大学时期还是都背过歌词的。《Lullaby》唱起的时候人群里突然冒出一个蜘蛛人,就着音乐开始舞蹈。人们惊呼Spider Man,RS似乎也兴奋了起来,冲着Spider man舞动了片刻,这已经是他在台上最大的动作了。
只要他稍微往前走两步,面带微笑,便立刻在人群里引起一阵骚动。
这或许就是传说中的人格魅力吧。
Lullaby
Friday I'm in Love
RS吹笛
最后一Part结束,乐队成员一溜烟滚回后台,只剩下RS给歌迷做了简单致谢。连着150分钟的演唱已经让这位年近60的大叔上气不接下气。他说了一声“See you again"便没了踪影。或许是大家心疼RS,也可能是两个多小时的跟唱和扭动确实感觉累了,没有人喊Encore,人群做鸟兽散了。
整场演出RS说话共计5句,两句Thanks,一句接下来要唱《The Head on the Door》曲子了,一句See you again,一句西班牙语(我听不懂),我猜他应该是想把说话的力气省下,给我们奉献更多的歌曲。
没有降调,没有忘词,也没有随意改动歌曲,(《one hundred years》有降调嫌疑,我特地录了一段回去和原版做了对比)这些理所当然的事情在中国乐迷眼中却显得尤其珍贵,毕竟我们见惯了各种车祸。以致于看见一个正常的演出就已经激动的不行了,这究竟是一种幸运还是一场不幸呢?我才不管呢!
因为这个美好的夜晚,我会一直记得:Just Like Heaven

(One Hundred Years片段)
有一个朋友和我说很喜欢他们的一首冷门歌曲One Hundred Years。
在西班牙乐迷的心里,压根就没有冷门歌曲,全是热门金曲。每首都一句不落的给你从头唱到尾,这样的乐迷才是最恐怖的。
还让不让人听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