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0月18日电(记者陆文军)历经整整10年的艰苦保护,位于上海卢湾区思南路的成片珍贵历史人文风貌区,修旧如故,在传承城市历史文脉中舒展新生。日前,“思南公馆”保留保护改造项目已向公众开放,成为“活的”上海近代历史人文博物馆。

在近一个世纪里,坐落在上海卢湾区的思南路,曾是上海最著名的花园住宅聚集区,集中了近代上海建筑的精华,周恩来、梅兰芳等诸多中国近代历史名人故居均坐落于此。

“思南公馆”是上海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海成片花园住宅最集中区域之一。该项目占地面积约5公顷,共涉及保留保护的老建筑49幢,其中39幢先后被确定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该片发端于上世纪20年代的建筑群历史人文底蕴深厚,北邻孙中山故居,解放前的中国共产党上海办事处即“周公馆”就设立在这片花园洋房当中,柳亚子、梅兰芳等一大批近代名人曾在此居住。

而且,这片历史建筑也代表了海派建筑风格荟萃。据研究,上海近代曾出现10种历史建筑类型,除了石库门和高层公寓两种形式外,思南公馆区域囊括了独立式花园住宅、联排式住宅、联立式花园住宅、新式里弄住宅、花园里弄住宅、现代公寓式住宅、外廊式住宅、带内院独立式花园住宅等8种住宅类型,堪称上海历史建筑博物馆。

由于历史原因,思南路风貌建筑此前成为密度极大的居民区。该地区居住密度从1944年的每幢2户发展为20世纪末的平均每幢14户,甚至有的高达17户,违章搭建严重,居住功能和建筑本身遭受破坏。在上海核心区域,将早已成为鳞次栉比的居民区保留、保护、改建成原先的风貌建筑群,其中难度可想而知。

1999年底,保护改造“思南公馆”项目启动。上海城投总经理孔庆伟说,10年保护修缮,虽然艰苦,但非常值得。一是改善民生,让原先这里的居民居住品质得到彻底改善,惠及民生;二是通过这样一片珍贵的历史人文建筑保护,把海派文化精髓和城市历史文脉,展现给世人,为后人留下珍贵的文化遗存。

虽然地处上海黄金地段的珍稀花园别墅,其商业价值之高不言而喻,但这项历史建筑保护项目启动以来,始终贯穿着文化民生的理念。“上海早已定下原则,思南公馆绝不出售,不能成为私产,而是必须向全体公众开放的一个整体公共品,而且将是一件供公众欣赏、休闲的文化精品。”上海卢湾区委书记徐逸波说。

在老建筑保留保护过程中,思南公馆项目也可谓用尽心思,不仅请来了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风貌建筑保护专家,更找来了近一个世纪前的所有建筑图纸,“除了在卫生、采暖、空调等实用功能上有所改进,其他方面尽量恢复历史原貌,就连地板颜色也是精心选择,尽量原汁原味。用我们的努力为后人留下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城市精品,让更多人享受海派文化的底蕴。”上海永业集团董事长钱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