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综合症

登高人士在享受高山游乐的同时,也要留意高地综合症的病徵,以便作出应变。人体虽可适应高地的气压下降,但是适应过程因人而异,而每次也有所不同。如登高过急,身体未及充份适应,便会出现高地综合症。情况也被称为高山症丶高原反应丶高山反应等。总的来说,高地综合症包括一系列的病徵,初时有轻度头痛,继而出现急性高山症,重则引致高山脑水肿及高山肺水肿。

高地综合症是甚麽?

高地综合症多出现在急促抵达至海拔2,500米(八千多呎)以上地区,例如从水平地乘坐飞机直达拉萨丶拉巴斯等地方。它的成因是由於在高海拔地区上空,大气中氧气压力随高度上升而下降所导致。人体一般对气压下降的即时反应是心跳加快丶呼吸加速丶血压上升丶小便次数多,以及轻微头痛。如身体未能适应,病徵在登高数小时後将渐渐加重及发展成急性高山症,特徵如下:

头痛(胀痛,多在头两侧位置,起床时或弯身时常会加剧);以及

加上以下其中一项:作呕作闷丶疲倦丶头晕丶失眠。

头痛时状况与严重宿醉相似,而失眠时则常突然醒来感觉窒息。其他病徵可包括容易暴躁丶食欲不振;面部丶手及脚部浮肿。

如不停止登山及作出适当的治理,则可引致更严重的高山脑水肿及高山肺水肿。

高山脑水肿指脑部积水,病情可於急性高山症出现後12小时至3日内出现,并常常伴有高山肺水肿,可迅速恶化及数小时内夺命。病徵包括:

行为转变 (对事物失去兴趣,计错数)

疲倦无力 (如连去洗手间的力气也没有)

  • 手脚协调能力下降 (步履不稳,未能以脚跟贴脚尖的姿势,行走直线)
  • 高山肺水肿指肺部积水,令呼吸用氧更加困难,是高地夺命的头号杀手。它可能突然出现,病徵包括:

    运动能力下降 (最早期病徵)

    坐下休息时已呼吸困难

    口唇或指甲发蓝

    咳嗽和痰带浅红色 (通常已到末期阶段)

    长期逗留在高海拔地区可导致慢性高山症和身体机能衰退。由於旅客甚少长期逗留在高山上,这些情况并不常见。

    什麽人容易出现高地综合症?

    高地综合症的出现与登高速度丶睡眠的海拔高度丶高地逗留时间丶体力消耗丶遗传因子有关。年轻和身体壮健的人也会出现高地综合症,然而长者似乎少一些机会出现。如旅客决心太强丶过劳丶精神紧张丶脱水丶受寒或患上呼吸道感染,都会增加出现高地综合症的机会。

    如何预防高地综合症?

    由於低氧气压令心肺疾病恶化,故此患有严重高血压丶心绞痛丶慢性阻塞性气道疾病丶贫血丶癫痫症的人士如欲前往高原,须谘询医生作身体检查及评估。

    登山前如有不适,如患上感冒,应延迟旅程,直至康复为止。

    尽量避免直接飞行前往高地。如需前往(如直飞拉萨丶拉巴斯),抵步後首数天要多休息,慢慢走,多喝水,忌饮酒,避免进食太饱或使用安眠药,以便尽早适应。

    登山时慢慢上山,不可操之过急,使身体有足够时间对氧气压力的转变作出适应,方法如下:-

    於2,500米至3,000米处停留两丶三晚作适应期。

    在3,000米以上,每晚睡眠地点的海拔高度以增加300至600米之间为宜。

    每登高1,000米便应多停留一晚作适应期。

    白天攀登高一些,晚上睡在低一些的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