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 ]

什么是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设计是指在 设计过程 当中,根据人的行为习惯、人体的生理结构、人的心理情况、人的 思维方式 等等,在原有设计基本功能和性能的基础上,对建筑和 展品 进行优化,使观众参观起来非常方便、舒适。是在设计中对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和精神追求的尊重和满足,是设计中的人文关怀,是对人性的尊重。

人性化设计的特点及表现 [1]

所谓设计的“人性化”是设计师通过对设计形式和功能等方面的“人性化”因素的注入,赋予设计物以“人性化”的品格,使其具有情感、 个性 、情趣和生命。设计人性化的表达方式就在于以有形的物质态去反映和承载无形的精神态。一般而言,设计人性化的表达方式有如下几种:

a)通过设计的形式要素(如造型、色彩、装饰、 材料 等)的变化,引发人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可称为设计中的“以情动人”。

b)通过对设计物功能的开发和挖掘,在日臻完善的功能中渗透人类伦理道德的优秀思想如平等、正直、关爱等,使人感到亲切温馨,让人感受到人道主义的款款真情,可谓是设计中的“以义感人”。

c)借助于语言词汇的妙用,给设计物品一个恰到好处的命名,往往会成为设计人性化的点睛之笔,可谓是设计中的“以名诱人”。

人性化设计的发展及展望 [1]

1、人性化和个性化的统一

在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 需要 也更加个性化,人们已不再满足于 产品 的功能需求,他们同时注重个人情趣和爱好,追求时尚和展现个性的心理左右着他们对产品的选择, 消费者 的需求呈多样化,单调的设计风格难以维系不同层次的 商品 需求,商品设计由以“人的共性为本”向“人的个性为本”转化。个性化设计已成为设计师关注的目标之一。这在产品上也逐渐得到体现:如“太子”摩托以其独特的造型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摩托罗拉 西门子 等系列手机,为用户提供了各色的外套和金属外壳,用户完全根据个人的爱好选用。 长虹 彩电、 新飞 冰箱的成功销售也代表了个性化设计的潮流。 海尔 公司 甚至推出“按需设计、按需生产”的口号,根据不同的 消费 群体 的需求给每个产品的设计定向。人们比较熟悉的还有林立街区的多数美发店,美发师经过 培训 ,可根据每个人的气质、工作需要、脸型等的不同为消费者设计发型,进行形象包装定位等。这种个性化的取向暗示着人对共性需求的幔柱不再是设计的核心,个人或小团体的需求已成为设计师主要的考虑因素之一。共性设计逐渐淡化,个性设计得到重视,这也正是“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真正体现。

2、人性化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人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作为个体的人的独立性越来越强,人们不仅需要丰富多彩的物质享受,而且需要温馨体贴的精神抚慰,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 信息化 时代,工作变得更加繁忙和紧张,人们渴望以之相伴的办公和 家居 用品更具有人情味,能缓解身心的疲惫和放松自己,使家能有像在大自然中的感觉。中国自古以来重视人自身的精神活动,与人生状态的体验,强调入文精神的贯彻,中国一直讲求着儒学精神,儒、道都主张“天人合一”的观念,认为自然与人本来就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体,世界是与人的本性,与人的生命活动,生存方式休戚相关,相互交融的,更多地追求和体验人与自然契合无间的一种人生境界和精神状态,关心人生、 人事 、重视内在精神境界。使用者的这种渴求,使“以人为本”的设计上升到对人的精神关怀。国外一些知名 企业 的一些最新设计明显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夏普公司 设计的液晶显示器冰箱,可以记录30种食品的保质期、在食品到期的前一天提醒用户,其配制的录音装置还可人在离家前给家人留言,还能通知主人更换冰室用水,体贴入微的设计让用户备感人性的温和。还有电脑的变化,手写输入改变了键盘输入,电脑语言识别系统是人机对话成为可能,是电脑这种高科技产品变得如此平易近人,越来越智能化,这种对 消费者心理 和情感的关心是对人性关怀的具体体现,也正是“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肯定与完善。

3、人性化和生态环境的融合

随着人类人口的飞速增长,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贫富分化 的严重加剧,人类对资源肆无忌惮的掠夺,大自然开始报复人类:地球变暖、洪水泛滥、 水土流失 、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土地沙漠化,沙尘暴肆虐,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人们开始意识到发展与环境,设计与环境的重要性,开始采取种种措施来规范和引导经济朝着长远的方向发展,环保意识和 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成为共识。在设计领域开始树立以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同时也是一个设计伦理问题,这就要求设计时有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从包豪斯早期的理想主义,路易斯·沙利文的“形式服从功能”、米斯的“少即多”所发展的工业产品的新美学观点,到后来美国设计师提出来的”为现实生活的设计”及后现代潮流中的 绿色设计 和生态设计观念,西方现代设计发展的过程充满了民主的色彩和以人为本的道德责任感。著名的设计师和设计理论家维克多·佩帕尼克曾经说过“世界上有比工业设计更危险的工作,但不多”。很难想象,一个没有道德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设计师的作品在生活中被广为应用所产生的后果。因为设计不当的工业产品可能具有潜在的危险,包括对人体的损害、对环境的污染及对资源的浪费等。这就要求设计师在产品设计时应力求造型简洁,尽量简化 产品结构 ;零件、部件可拆卸、更替:减少材料的使用量和材料的种类,特别是稀有材料及有毒、有害材料,尽量使用回收材料,增加材料循环和用高科技合成材料代替天然材料,最大限度降低各种消耗,同时又可再生利用。其目的在于实现产品——人—— 环境之间的和谐,围绕这个主题,系列“ 绿色产品 ”相继问世: 电动汽车 、电动自行车、太阳能汽车、无氟冰箱和空调等,并且多种产品的部件可拆卸、便于更换和回收利用,同时有的还可以升级,如电脑上的一些部件等。

4、人性化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

设计的人性化也使设计师去多加关注社会中的 弱势群体 :残疾人、老人、妇女以及儿童。设计师只有用心去关注入,关注人性,才能以饱含人道主义精神的设计去打动人。如由设计师文森特·哈雷设计的“残疾人用电脑操作器”,方便了手不方便的残疾人,其灵巧的造型、安详的色彩和适合口型变化的形式,为他们打通了一条能和正常人一样享受新时代文明成果的途径,是对人性平等正直思想的高扬。德国设计师设计的盲人阅读仪,小巧轻便,可随手拿着在报纸上进行扫描图、阅图和 贮存 ,避免了残疾人的心理障碍,盲人也能与正常人一样读报。 超级市场 的手推车架上加一个翻板,老年人购物时累了可以当靠椅休息,尊老爱老的美德便体现在细微的设计细节中。日本设计师曾发起过针对儿童进行的工业设计活动,使产品具有独特的功能和儿童喜爱的外型,让儿童受到教育并健康成长,他们称这种设计是“进行教育的设计”,令人们对设计师油然而生敬意。在这里,设计已成了带有神圣责任感和 教育职能 的社会行为。

为什么要实现产品人性化设计

设计人性化要求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社会的、个体的原因,也有设计本身的原因。归结来看,以下三个方面可能是其最主要的原因。

1.人性化产品设计是社会经济和人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需要阶梯化上升的内在要求

设计才的目的在于满足人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因而需求成为人类设计的原动力。需求不断推动设计向前发展,影响和制约 产品设计 的内容和方式。美国行为科学家马斯洛提出的 需要层次论 ,提示了设计人性化的实质。 马斯洛 将人类需要从低到高分成五个层次即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归属与爱情)、尊敬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上述需要的五个层次是逐级上升的,当下级的需要获得相对满足以后,上一级需要才会产生,再要求得到满足。人类设计由简单实用到除实用之外蕴含有各种精神文化因素的人性化走向正是这种需要层次逐级上升的反映。产品设计在满足人类高级的精神需要、协调、平衡情感方面的作用却是无庸置疑的。因而设计的人性化因素的注入,绝不是设计师的“心血来潮”,而是人类需要的自身特点对设计的内在要求。

2.人性化产品设计是未来工业设计的发展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的确立,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国民经济 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对产品的质与质的需求提升到空前的高度,而且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具体、个性化,而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本身,既然人们对产品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所以设计师应设计出更有个性的产品。一句话,人性化设计是未来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之一。

如何实现产品的人性化设计

既然产品的人性化设计是一种必然的趋势,那产品的人性化设计是如何实现的呢?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师。设计师通过对设计形式和功能等方面的“人性化”因素的注入,赋予设计物以“人性化”的品格,使其具有情感、个性、情趣和生命,最终达到产品人性化设计的目的。一个产品设计的几个主要要素就是产品的形式、功能、名称等,而人性化正是在这几个方面体现出来的。下面我们就一一来论证。

一、产品设计形式要素的人性化设计

产品任何一种特征内容或含义都必须通过产品本身来体现,而要体现产品的人性化,就得从产品的要素上着手,分析产品的各种形式要素。通过设计的形式要素——造型、色彩、装饰、材料等的变化来实现产品的人性化设计。

1.产品造型的人性化设计

造型设计中的造型要素是人们对设计关注点中最重要的一方面,设计的本质和特性必须通过一定的造型而得以明确化、具体化、实体化。以往人们称设计为“造型设计”,虽然不很科学和规范,但多少说明造型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引人注目之处。在“ 产品语意学 ”中,造型成了重要的象征符号。意大利设计师扎维·沃根(Zev Vanghn)于80年代设计的Bra椅子,采用了传统椅子的结构,但椅背却运用了设计柔软而富有曲线美的女性形体造型,人坐上去柔软舒适而浮想联翩,极富趣味性。1994年意大利设计师设计推出的Lucellino壁灯,模仿了小鸟的造型,灯盏两旁安上了两只逼真化的翅膀,在高科技产品中带进了温馨的自然情调,一种人性化的氛围扑面而来。

2.产品色彩的人性化设计

在设计中色彩必须借助和依附于造型才能存在,必须通过形状的体现才具有具体的意义。但色彩一经与具体的形相结合,便具有极强的感情色彩和表现特征,具有强大的精神影响。针对不同的消费群和不同的使用场合,颜色的选择非常的重要。如婴儿用的座椅和小学生做功课用的椅子的颜色可以丰富一点。适合他们的心理和成长需要。如“干燥椅”,她的结构很简单,但是给人一种十分新颖的感觉,原因是他采用多种色彩的苯胺或油漆自然上色,或是进行抛光处理,色彩非常的丰富,十分的大胆和有创意思,取得了料想不到的效果.原因是她的色彩和普通的椅子的不一样,十分适合那些追求个性化需求的消费者的需求。

3.产品材料的人性化设计

产品的材料人性化设计对于当今绿色设计和环保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选择可以在循环利用和便于 加工 处理的材料十分的重要,因为我们人类的资源越来越缺乏,我们要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在设计选者材料时要节约。我们选者设计师在节省能源方面所起的作用有以下方面:

1)设计能改善的产品;

2)设计可再生利用的产品,重新生产一种材料所需要的能源总是要比再生利用材料所需要的能源要多;

3)采用低能耗生产的材料;

4)择一种经典性、永恒性的 外观设计 ,或者通过改换少数关键部件可以方便地更新造型风格。从而延长产品的:“相对使用寿命”,达到节省的目的。

二、 产品功能 的人性化设计

好的功能对于一个成功的产品设计来说十分的重要。人们之所以有对产品的需求,就是要获得其 使用价值 ——功能。如何使设计的产品的功能更加方便人们的生活,更多、更新考虑到人们的新的需求,是未来产品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一句话,未来的产品的功能设计要具备人性化。如送饭或药品的小车,在它的轮子上设计一个刹车装置,这样就不怕碰撞而使车子滑开伤害到小孩或老人。又如超级市场的购物车架上加隔栏,有小孩的购物者在购物时可以将小孩放在里面,从而使购物更方便和轻松。

三、 产品名称 的人性化设计

借助于语言词汇的妙用,给设计物品一个恰到好处的命名,往往会成为设计人性化的“点睛”之笔,可谓是设计中的“以名诱人”。如同写文章一样,一个绝妙的题目能给读者以无尽的想象,给主题以无言的深化。一种好的设计有时亦需要好的名字来点化,诱使人去想象和体味,让人心领神会而怦然心动。意大利设计大师索特萨斯1969 年为奥利维蒂公司设计的便携式打字机(此产品在工业设计史上附有图片),外壳为鲜艳的红色塑料,小巧玲拢而有着特有的雕塑感,其人性化的设计风格已令消费者青睬有加。而其浪漫而富有诗意的名字——“情人节的礼物”更是令人情意顿生,怜爱不已。 1992年意大利年轻的设计师马西姆·罗萨·和尼设计了一个带扶手的沙发椅,虽然柔软舒适,造型却非常普遍。然而设计师对这一设计的命名却让其名声大噪,身价倍增。他把这一作品叫作“妈妈”(产品设计杂志上有介绍),意味着这一沙发能提供给人以保护感、温暖感和舒适感,就像躺在妈妈怀里一样。设计师在展示其设计的实用功能的同时,还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实用之外的东西,带给我们许多思考和梦想,其给人的心灵震憾和情感体验是不言而喻的。

四、情感化设计与个性化设计

设计的目的是为人而不是产品,而现代人的 消费观念 已经不是以前仅仅满足于获得产品的使用价值。在产品设计中实施“情感化设计”,就是把产品设计的起点定位于当今的中国人身上,从他们的生活的形态出发,研究尽可能符合 消费者情感 需求条件,设计出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情感、风格上都合理、丰富与多元化的产品。

五、产品人机工程的人性化设计

所谓人性化产品,就是包含人机工程的产品,只要是“人”所使用的产品,都应在人机工程上加以考虑,产品的造型与人机工程无疑是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可以将它们描述为:以心理为圆心,生理为半径,用以建立人与物(产品)之间和谐关系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综合平衡地使用人的肌能,保护人体健康,从而提高生产率。仅从工业设计这一范畴来看,大至宇航系统、 城市规划 、建筑设施、 自动化工厂 、机械设备、交通工具,小至 家具 、服装、文具以及盆、杯、碗筷之类各种生产与生活所创造的“物”,在设计和制造时都必须把“人的因素”作为一个重要的条件来考虑。若将产品类别区分为专业用品和一般用品的话,专业用品在人机工程上则会有更多的考虑,它比较偏重于生理学的层面;而一般性产品则必须兼顾心理层面的问题,需要更多的符合美学及潮流的设计,也就是应以产品人性化的需求为主。

参考文献

  1. 1.0 1.1 贺挺,廖亮,吕明.人性化设计中的关怀与伦理.山西科技,2005年第5期

本条目相关文档

更多相关文档

本条目相关课程

  1. 培训
  2. 分销系统
  3. 生产线
  4. 宾馆
  5. 批发
  6. 铝合金
  7. 短期投资
  8. 五金
  9. 量化交易
  10. 除草剂
  1. 奶头乐理论
  2. 蘑菇管理定律
  3. 猴子管理法则
  4. 情绪ABC理论
  5. 垃圾人定律
  6. 100个最流行的管理词汇
  7. 破窗效应
  8. INFP
  9. SWOT分析模型
  10. 21天效应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